復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5 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中法俄英美五个核武器国家3日发表关于防止核战争与避免军备竞赛的联合声明。声明的重点,一是从道义上否定核战争,申明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二是强调要避免的不仅是核战争,还有核武器国家间的战争。他强调,要想落实这一声明,各国还需妥善处理:美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非法核武器国家的管控问题;核武器国家要承担共同但有差异的责任;国际社会要建立综合性国际安全机制等问题。
张家栋表示,这份声明,一是延续了国际社会一直以来的核裁军努力。自冷战后期开始,核裁军就是一个重要议题。美国与苏联/俄罗斯达成并落实一系列核裁军协议,使世界核武器库不断缩小。二是体现了联合国安理会五常主导核议程的努力。按照计画,联合国核不扩散条约审议会将于近日召开。每次开会,都是无核武器国家对核武器国家口诛笔伐之时,核武器国家的道义压力很大。在审议会前,五核国发表这样一份声明也是提前表态,以减轻在审议会上的压力。三是美国拜登政府在形式上延续了欧巴马时期的核政策。2009年美国总统欧巴马曾提出「无核世界」构想,拜登作为副总统也参与其中。如今拜登政府参与这份声明,也算维持了自己核政策的连续性。
不过发表声明容易,如何真正落实「避免核武器国家间爆发战争和减少战略风险」才是难点和关键。从目前态势看,核超级大国不太可能因为声明就大幅改变既有核政策,也不会显着削减核力量。最近几年,核武器国家间发生战争的风险不降反升,人类社会与核战争之间的距离反而更短了,这是冷战后期以来少有的现象。
张家栋称,要想落实这一声明,各国还需妥善处理以下问题:
一是美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问题。美国近期不断加大干涉台海问题动作,引发外界有关台海发生军事衝突的担忧。美俄围绕乌克兰等问题的斗争也有恶化趋势。可以说,美国及其同盟体系对中俄的战略围攻如果不停下来,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管控,人类社会通向核战争的可能性就很难下降。这是各核武器国家和整个人类社会都不愿看到的局面。
二是非法核武器国家的管控问题。如果说合法核武器国家的管控问题还是一个可以摆上桌面的问题,那么非法和隐形核武器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等国家的核武库,则处于一种既无国际条约管控也无可见国内管控机制的状态。这些国家的核武器库相对比较脆弱,先发制人的迫切性也往往更强,核武器的管理系统和应用原则也不成熟,是亟需重视的风险来源。
三是核武器国家要承担共同但有差异的责任。所有核武器国家都应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核武器只应用于战略威慑和防卫性目的,这是核武器国家对世界的最基本义务。另外,核超级大国还应继续承担核裁军责任,而美国等核超级国家一直不愿明示这一基本义务,只是表示会减少对核武器的依赖,但这是不够的。非法或隐形核武器国家,除了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还应接受国际社会的监督与核查。
四是国际社会要建立综合性国际安全机制。核武器不仅是核弹头的问题,还涉及到运载工具、空天资讯系统以及网路系统。现在,可能导致核战争的因素不仅仅是传统的国家利益战略竞争和常规战争的扩大化,还包括各国在空天和网路等领域的竞争与矛盾。各国在网路和太空纷纷进行武器化开发给国际社会带来新的风险,包括核战争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有效降低核战争风险,也要从这几方面同时入手,在资讯化时代、在新战争领域进行全方位的核军备控制和核裁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