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LINE成为人们社交、工作甚至防疫实联制的必备工具,不禁让人好奇在没有LINE之前,「古早人」是怎么把妹的。对此,7年级网友纷纷点名MSN与即时通。事实上,《华尔街日报》日前就曾报导,怀旧感让不少香港网友重新拥抱几成「歷史遗迹」的软体ICQ。

1名网友在PTT八卦板上提到,现代人只要一整天没有回覆LINE,或是发文被对方已读不回就会感到莫名焦虑;那么,以前没有LINE的时代,当时的人是如何把妹?等到下班时使用即时通吗?还是用传简讯。

此文一出,钓出不少七年级生回覆。儘管有人提到传纸条,甚至是有网友诙谐地表示飞鸽传书;但网友不约而同地纷纷点名MSN与即时通。网友也不约而同地怀念,以前在电脑前与妹子聊天的时光,或是宿舍中每个人的电脑都在使用MSN聊天。

当然,也有人喜欢单刀直入,直接搭讪要电话;更有网友回忆道,小时候附近的公用电话亭,很常看到人一站就聊1小时。

事实上,《华尔街日报》先前就曾报导,随着通讯软体的隐私政策改变,加上怀旧风吹起;在香港,愈来愈多人转向ICQ这款老牌软体。

报导指出,ICQ是1990年代中期诞生的开创性网路通讯软体。当时还是用电话拨接网路的时代,而ICQ与英文「I seek you」谐音。

多年来,它不断地现代化,现在已转型为智慧手机APP。近日,它则在香港一飞衝天,光2021年1月份单周,下载量就一度猛增35倍。1名30多岁的王姓风险顾问就表示,「我小学使用ICQ,如今重温故地让我勾起童年回忆」。

报导分析,随着部分通讯APP更新隐私政策,允许用户数据储存于母公司Facebook的伺服器上,让不少不满的用户转战ICQ。但报导提醒,这不一定能解决隐私问题。即使资讯加密,但却归俄国企业所有,而俄国政府对科技企业的控制,只要取得法院同意所有纪录就能一览无遗。

#LINE #MSN #即时通 #ICQ #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