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立陶宛允许台湾以其名在立国首都维尔纽斯开设代表处,引发北京回击更将战火扩张至欧盟多国;对此,法国官员公开呼吁欧盟应迅速回击,以阻止北京与立陶宛的贸易衝突如滚雪球般愈演愈烈,甚至让欧盟成为纠纷中的人质,而德国也罕见地一反沉默态度,表示将与立陶宛站在一起。
新闻网站「Politico」指出,即将接掌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的巴黎,矢言将增加手头上能用于商业纠纷的防御性武器,好让欧盟的贸易政策能更加自信。
有鑑于北京与维尔纽斯的紧张局势;甚至北京为报復立陶宛升级与台湾的外交关系,不仅对立陶宛祭出贸易报復,包括法国、德国、瑞典等欧盟国家的商品,都因使用立陶宛零件而惨遭北京杯葛,这给予法国行动的机会。
※反胁迫工具
报导指出,欧盟正计画推动名为「反胁迫工具」的新贸易武器,其目的正是用于像北京与立陶宛的贸易纠纷;但相关立法需要数年才能生效,而迫不急待法国正式呼吁,需要在法案生效前就採取行动以挽救立陶宛。
当「Politico」询问巴黎是否会在反胁迫工具正式上路之前,推欧盟一把以採取行动抵制北京时,法国官员坦言「是的,我们将很快地採取措施」。儘管「反胁迫工具」还在谈判中,但或许能提前先做一些事情来支持立陶宛。官员强调,法国在轮值主席期间,自信与防御工具将成为贸易议程的优先事项,「轮值期间巴黎将遵循主权路线」。
2021年5月,立陶宛退出游北京主导、目的在于加强与东欧国家接触的「17+1合作机制」;随后允许台湾以其名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开设代表处,这些让北京祭出贸易报復。
※用27+1与北京对话
虽然外界纷纷指出,使用台湾为名违反了「一中原则」,使得北京大动肝火;但该名法国官员表示,「还不清楚为何北京对立陶宛採取行动的决定性因素。不过,的确可能是台湾的缘故,但立陶宛退出17+1也脱离不瞭关系。你了解的,我们一直希望类似对话以27+1的方式进行」。
立陶宛日前退出17+1时,立陶宛外交部长蓝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表示,「立陶宛不再自认是17+1机制一员,不参与这个计画。」他强调,从欧盟角度来看,17+1企图在欧洲内部制造分化,欧盟应该以更有效的27+1与大陆交流」。
但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北京与波罗的海小国立陶宛之间的贸易争端,已演变为全球地缘政治议题。在该议题上,民主原则往往屈服在对方经济影响力之下。不过,台湾设立2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而立陶宛将因此受益,美国也矢言採取行动保护立陶宛。
※德国态度转变?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5日与德国新任外长贝尔伯克(Annalena Baerbock)在联合记者会上表示,「我们对中国政府企图霸凌人口不到300万的国家表达直接关切。美国将与包括德国在内的盟友、伙伴合作,共同对抗此一恫吓」。
布林肯所指的恫吓,就是北京暗示欧美企业生产商品时不要使用立陶宛零件,否则将无法叩关大陆市场。贝尔伯克则补充「作为欧洲人,我们与立陶宛站在一起」。
报导认为,相较于2021年,德国的语气明显出现变化。当时德国前政府官员在访问时还表示,立陶宛事前没有谘商欧洲伙伴就擅自加强与台湾关系,如今又喊出欧洲团结,柏林恐怕很难在争端中支持立陶宛。但如今,德外长居然明言将与立陶宛站在同一阵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