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喝好水」地方公投,日前以同意票多数通过,市府已启动「废污水管理自治条例」准备作业,包括与民间会谈,研订事业废(污)水管理策略、成功争取2024年增加9万吨石门水库北水南运、推动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等3箭齐发,早日实现喝好水诉求。
市府指出,竹市第1案喝好水公投在去年12月18日举行,并以13万1816票同意票通过,通过的公投内文为「您是否同意,新竹市应订定,废污水管理自治条例,明定工业废水、医疗废水及其他事业废水和污水,应以专管回收,不可排入饮用水取水口或灌溉水取水口上游?」
市府表示,公投通过后已由市府秘书长陈章贤亲自主持跨局处研商会议,针对民间团体所提供研拟阶段版本的自治条例草案审慎研商,协商会议后立即联繫公民投票领衔人,邀请参加预订于1月13日举行的公投后续事项研商会谈,期能汇整民意,尽速订定符合大眾期待的法令。
市长林智坚指出,多年来他与市府团队全力推动大新竹地区喝好水,从供应民眾水库水做起,目前新竹已有近8成用水来自水库水,石门水库水每日20万吨供应。
同时也成功向中央、台水争取,于2024年每日再增加9万吨水库水供应新竹市,未来总计将供应大新竹近30万吨的石门水库水,真正实现新竹民眾期盼的喝好水目标。
此外,民眾关心的污水接管议题,市府也持续推动公共污水下水道接管工程,减少事业废(污)水排入水体,迄今已接管完成3万余户接管,让生活污水有专用水道,不再排入道路雨水侧沟,预计未来3年,再投入4.5亿元启动用户接管工程,再完成1万户接管,也同时作排水路现地踏勘计画,以实际厘清排水路交错现况。
市府表示,针对饮用水及灌溉水的保护,市府于2019年至今已召开多次会议,针对高污染潜势风险灌溉渠道,研议採行「灌排分离」阶段性措施,初步已由农田水利署于香山区牛埔溪支线及八轮支线交会处,完成1处专管灌排分离措施。
至于「饮排分离」,已初步盘点辖内列管事业排水,均经由区域排水排放至取水口下游,藉以保护饮用水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