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简秀枝专栏】台北市副市长蔡炳坤1月6日会同台北市美术馆长王俊杰及市府团队,为黄土水《少女胸像》的处理,前往太平国小,再度交换意见。

太平国小校长徐昀霖、学生家长会王裘莉、与校友会代表张嘉莉等人都出席,学校上下对的已故杰出校友黄土水捐赠的《少女胸像》,珍爱有加。全部的访谈会,气氛温馨,是完美交流,但没有针对雕像的处置,作出结论。

蔡炳坤副市长:带领团队沟通建立信頼感

蔡炳坤副市长在接受查询时说,谢谢关心,6日的见面会,建立北美馆与太平国小之间实质交流,跨出合作的一大步。台北市文化局长蔡宗雄则补充表示,该局乐见黄土水《少女胸像》可以移至北美馆,作为该馆典藏,但前提仍须所有权人家长会同意。

校史超过百年的太平国小,有三股力量,一是由校长领导的校务体系。二为学生家长组织而成的家长会,第三是毕业校友,连结聚集的校友会。黄土水《少女胸像》该如何处理,三股力量,一直处在讨论,造成决策不易。

校长有任期制,只能在任期内,竭诚尽心,全力守护。家长会也时有改选必要,会因子女毕业,家长成员不断改组,进进出出。至于校友会比较容易持续,会内有些热心公益的校友,长年以学校兴荣为己任,或可在未来扮演更积极的运筹帷幄角色。

由于黄土水《少女胸像》捐赠太平国小,超过100年,所有权是不是学校的,各有看法,校长一直很客气,把主导权留给家长会以及校友会,希望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找到最可行的办法。

其实,这个议题,讨论已久,出在3个团体,3股力量,大家都客气有余,没有人挺身扛下责任,因为那是持续的100年以来,歷届所有家长的共同责任。

文化局长蔡宗雄:强化沟通 寻求共识支持

太平国小现任家长会,如果能透过更多内部交流与沟通,产生多数决,这个多数决即可由会长提出,通过家长会大会,让渡黄土水《少女胸像》的问题,获得解决。。

台北市区内,北美馆的专业条件为最佳,公共性也足够,是市府团队眼中,最合适典藏地点。因为太平国小内,三个组织平行发展,未见到共识的建立,自难期待有人扛责任,以担当作出同意让渡的决定,北美馆只能继续等待。

曾经担任过松山高中家长会会长的蔡宗雄,对于目前的处境,颇能理解。市文化局希望不厌其烦,透过沟通,再沟通,分析利弊得失,让家长与校友们,都能了解市府的良苦用心,以及黄土水赠送母校《少女胸像》作品,已经超过百年,学校是否在守护百年之后,可以升华该遗作的贡献度,让《少女胸像》从太平国小校园,走向社区,或者进入美术馆,这么一来,更能分享黄土水的艺术大爱,遗作所有权的让渡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目前市府团队平和心情面对沟通,期待更多的了解,艺术的广袤博大,可以嘉惠更多人群。未来是否可以争取到最大的支持度,以让渡或者长期借展,让《少女胸像》走出校园,都是可行的。

如果是让渡,是否会被外界误解为夺人财产,蔡宗雄局长,思量考虑再三,单纯提让渡,恐怕无法说服眾多校友,使这个看似简单,却牵扯到许多人的认知与感受,不同人,有不同想法,感受自然不同,唯有靠沟通交流,增进理解,以赢得尊重与支持。蔡宗雄小心翼翼,耐心应对。

北美馆长王俊杰:等适当时机再谈捐赠可能

北美馆长王俊杰也表示,元月6日,他与台北市副市长蔡炳坤、教育局主秘、督学等人,一起去拜访太平国小,校长、校友会及学生家长会代表,出席踊跃,大家共同交换,也讨论黄土水《少女胸像》。

基本上,黄土水百年遗作《少女胸像》和太平国小的学校歷史及情感连结是很特殊的,因此学校方面很在意《少女胸像》作为学校资产,以及百年来累积的师生关系,目前校长、校友会及学生家长,都不愿,也不想草率作决定,以拖待变。

由于国艺会董事长林曼丽近年处理黄土水相关作品,获得相当公信力。王俊杰表示,他先林曼丽前董事长讨论了《少女胸像》的后续可能,目前希望先和学校建立信赖关系,专业协助学校,改善现有陈列条件,考虑将雕像移置到较独立的展示空间。

王俊杰说,以北美馆和太平国小联名的方式,协助推广和设计艺术教育计划,将来看是否可能固定时段借展北美馆。如果互动良好,建立彼此信任关系,「等适当时机再谈捐赠可能」,王俊杰认为,一切需要时间证明与累积,北美馆愿意等待。

国艺会董事长林曼丽:解决三途径

国艺会董事长林曼丽,歷经黄土水《少女胸像》借展,《甘露水》重见天日,除了肯定黄土水生前的才气天份,对台湾土地的热忱,对艺术创作的使命感,让台湾美术史的拼图完整,位阶升级,至表感佩。

林曼丽董事长说,她从近年一路参与及推动黄土水遗作的探索,更加证明他的精神,与台湾的文化传承,主体意识坚持,居功厥伟,值得台湾人共同守护的精神力量与文化瑰宝。

对于黄土水在一百年前亲自捐赠给太平国小的遗作《少女胸像》,林曼丽董事长建议朝3个方向作思考:

1、继续留置在太平国小。

需要改善现有陈列条件,可以把雕像移置到独立的展示空间。除了需要美术馆典藏专业协助之外,不排除对校友募款,筹凑一笔经费,在学校内,打造合宜专业展示地点。

2、移至社区,修建社区展览会所。

同样需要找地点,找经费整建,以及专业协助。

3、由北美馆暂时寄存或永久收藏。

这是最一劳永逸的方式,北美馆可设专区(譬如一楼明显的地方),长期、公开展示,以向黄土水致敬。由于北美馆拥有专业库房、展览空间专业学术研究与论文发表、推动。

由于感佩黄土水的艺术风华,林曼丽董事长与中研院顏娟英等教授,带领团队,爬梳台湾美术史,追寻黄土水遗作,出生于台北大稻埕的王道银行董事长骆锦明,已经向林曼丽承诺,愿意以太平国小老校友身份,捐款及认养《少女胸像》的未来处置需要。

太平国小校友骆锦明:出钱出力出胆识

骆锦明强调,他非常乐意号召太平国小校友回娘家,作为徐昀霖校长、以及学校家长会、校友会的后盾,让现任校长、会长们,在为黄土水《少女胸像》作决策时不孤单。

至于经费资助与长期认养,骆锦明表示,王道银行会邀请林曼丽董事长协助,他非常信任林曼丽所提的3个思维,不管最后结果如何,他都会全力配合。目前在经费的安排,已经胸有成竹,一定带头出钱出力,展现绝对诚意。

骆锦明说,日本明治31年(1898年)太平国小就创立,迄今已经124年,歷史届校友,传承好几代,分散各行各业,人才济济,不乏事业有成的领导人,如果透过号召、连结与动员,力量可观,大家一起作为太平国小后盾,校长、家长会长或校友会长们,就会找到承担决策的力量。

骆锦明强调,只要对黄土水艺术弘扬,美育推广、台湾主体意识提升有帮助的,他义无反顾,全力以赴。校友会代表张嘉莉,就是热心校友的代表,《少女胸像》近期的意见沟通,她都用心参与。

张嘉莉表示,关于《少女胸像》的来龙去脉,她们比现任校长及现任家长会还清楚许多,校友会关心太平国小,也珍惜黄土水《少女胸像》,因此,不会让校长、家长会,单独去扛这个责任,校友会一直都愿意协助、参与责任的承担。

由于《少女胸像》是101年前,黄土水亲自从日本带回,赠送给太平国小,感谢母校的培育之恩,同时也希望透过艺术雕刻,丰富校园美育,给学弟学妹更多启发,像雕像中的久子一样,善良乐观,带着微笑,自信优雅迎向未来。

大平国小创办于1898年(日本明治31年),日治时期称为「大稻埕公学校」,后来改名「太平公学校」。

大正12年(1923年)4月,裕仁皇太子来台巡视,在当时是台湾的一大盛事。台湾总督府极尽能事,动员了庞大人力、物力,整理街道布置牌楼,设置御泊所(招待所),安排参观活动,殷勤招待未来的日本天皇,希望让裕仁对总督府治理台湾的成果留下深刻印象。

4月18日上午11时10分,抵达太平公学校,指名欣赏旅日留学生黄土水捐赠的石雕作品,即《少女胸像》,留下「太平公学校皇太子行启纪念碑照片」以及中日外交界及艺术界歷史佳话。

后记:黄土水遗爱母校 百年不朽

黄土水原出生于台北艋舺,1906年他就读艋舺公学校一年级时,父亲黄能病逝。父亲生前以修理手推车养家,大黄土水7岁的二哥黄顺来,接下父亲留下来的谋生本事,继续赚钱养家,因此全家迁往大稻埕。黄土水在艋舺公学校只念一年。

翌年,12岁的黄土水以插班方式,进入大稻埕公学校就读(1907-1911)毕业后,升入国语学校(即今天的台北教育大学),毕业后,分发回太平公学校任教,担任训导行政工作,1915年赴日留学。

黄土水一直把太平公学校当作知识启蒙的地方,也是孤儿寡母翻身的希望之所,心存感激。

黄土水在东京美术学校就读,1920年学业告一段落,学校规定必须缴交毕业作品。原来在学校主修木雕的黄土水,企图心过人,他透过自学方式,向东京落脚的西方石雕艺术家请益,学得大理石雕刻,因此,他决定挑战自己,以自学来的技法,雕刻《少女胸像》作为毕业展作品。

果然,在东京少女久子作为模特儿,创作半身胸像,洁净大理石上,留下含苞待放的青春容顏,浅浅的微笑,后梳的长髪,繫上蝴蝶结,前额覆眉流海,纯真可爱,而颈上蓬松的皮毛,衬托出上好家庭背景,优雅气质,其来有自。

黄土水很满意该作品,顺利通过学校毕业展,之后,他利用返台探亲机会,把取名为《少女胸像》的久子半身像,运回台北,送给培育他多年的母校太平国小(太平公学校)。

当时成为地方大事,小朋友都戏称从日本回来的久子正式上学了。没想到,久子在该校一逗留就是一个世纪,1930年黄土水以35歳的英年辞世,立即化作尘土,但他的石雕作品,歷经了一个世纪,依旧完好无缺,留住创意,留住艺术的永恒性,将给学弟、学妹们生命的启发。

2020年北师美术馆「不朽的青春—台湾艺术再发现」,《少女胸像》第一次离开太平国小,进入黄土水的另一所母校国立台北教育大学(前身是国语学校)的北师美术馆,由来自东京大学的修復专家森纯一,整理修復,之后正式参展。太平国小的学弟妹都戏称,100年没洗澡的久子,去净身,然后上大学去了。

久子在北师美术馆受到很专业修復,然后美美地上楼参加布展,特别的规划与安排,久子然一新耳目,她个子虽然娇小,但纯静善良、婉约柔美,惊艶全场,引来数万人次的观展人潮。

数月的展览之后,久子在眾人的护送下,返回太平国小。全校师生对于上了大学的久子回娘家,喜形于色,以舞龙舞狮相迎。

以前,外界没有特别注意《少女胸像》的动向,浄了身,充了电,现在价值连城,学校以双层保全系统,加强她的安全防护,并置放在太平国小校史馆中。

太年国小守护《少女胸像》足足超过一百年,黄土水当年对母校反馈心意,做足、做满百年,想必阶段性意义及任务已告一段落。

未来,是否扮演台湾美术史领头羊,成为台湾美术推广的精神象徵与重要标的,是否可以考虑有不同的安置,伸展她歷史性、艺术性以及公共性,各界引颈期盼。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黄土水 #胸像 #太平国小 #少女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