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央媒《光明日报》「光明时评」专栏11日指出,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但是不是就意味着,一些责任和义务可以无限延展呢?近日,网传河南郏县防疫部门,要求全县经营场所安装扫码墩,售价4000元(人民币,下同)到7000元不等,不安装不允许开门,一些个体商户表示无力支付,暂时关门停业。对此,郏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公告称,只是「倡议号召」,没有强制市民购买。
文章称,然而,有媒体採访到的郏县市民王先生表示,1月7日早上他去送儿子上学,发现8点时学校附近的早餐店准时关门,其他一些饭店、超市也纷纷关门。据他了解,因为上午8点后会有工作人员上门检查店内是否安装了扫码墩,没安装扫码墩不让开业,所以附近商户选择8点准时关门躲避检查。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不安装就不能开门营业」是真的,这和强制又有什么区别?
评论表示,疫情下,一些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本来就经营困难,还要安装售价几千元的扫码墩,简直可以说是雪上加霜。而大陆国务院多次强调,要为中小微企业减负,就在不久前刚刚公布,2021年大陆全国新增减税降费逾1兆元。继「减税降费」之后,「缓税缓费」也成为当前政策的一大亮点。
文章强调,所以,在这一背景下,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商户,应该本着能不使其破费就不破费、能不折腾就不折腾的原则,坚持「非必要不安装」,尽可能地减少它们的负担。这倒不是说为了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是不破坏现有的期许和信任。
另外,还要认识到,要求全县经营场所安装扫码墩,这不仅是在给企业添负担,也是在给普通民眾找麻烦。
要知道,疫情已经持续两年多了,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共识和经验。在低风险地区,除了酒店、商场、影院这些地方一般需要查看健康码之外,小饭店、小超市、服装店不需要。这也是保持社会活力、促进消费和生产的题中之义。
文章认为,再退一步讲,哪怕有安装必要,成本也不该完全由商户承担。2021年初,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也曾要求各类药店经营主体使用「扫码设备」,弥补购药人员资讯登记不全不实的漏洞。但区别之处在于,是由市政府专门投入60万元购买扫码设备,并为所有药店免费发放。
评论分析,疫情防控是复杂庞大的工程,政府部门发出一纸「倡议书」,很容易也很轻松,但传递到个体商户,就意味着实实在在的成本。你动动嘴皮子,别人可是就要翻钱袋子。这其实也是一种懒政,是把本该由政府部门承担的工作和责任,转移到商户身上。
文章强调,换句话说,哪怕是所谓的「宣导」,也是不应该的。
防疫也好,日常的其他管理工作也好,既不能不作为,更不能乱作为。就郏县防疫部门要求全县经营场所安装扫码墩而言,需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强调「倡议」,而是收回这样的要求,少一些管理思维,多一些服务思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