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外界的印象会以担任寄养家需要等待退休閒暇,或子女已成年后才适合加入,但据卫福部统计,每3户寄养家庭中有1户家中有未成年人口,不少寄养家庭坦言,寄养童能让未成年子女做友做伴、增加家庭热闹气氛等因素,呼吁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也能够一同参与寄养家庭。

据统计,家中有未成年子女的寄养家庭比率从2016年的27.36%,成长至2020年的37.3%。

如寄养妈妈石娜丽在其女儿赖佩祯5岁时就开始担任寄养家庭,如现在的寄养童阿奇(化名)患有过动症、注意力不集中,佩祯提及,寄童刚来时曾因被家暴、浑身是伤,「让我们十分心疼」,他要回家时,应该会很舍不得,真希望那一天不要太早来临。

家扶基金会社工处主任陈乘斌说,多数家庭仍希望在家中没有未成年子女时、退休有閒时才担任寄养家庭,但实务上可以看到越来越多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担任寄养家庭。

家扶基金会表示,儿少寄养安置服务需要寄养家庭新血不断投入,每年在全台各地共办理400多场寄养家庭招募宣导与说明活动、3万多人次参与,去年起也因应疫情多场次改成线上办理,但3万余人次参与中实际提出申请并通过仅约100户左右,与每年约2200位待安置失依儿少相差甚远,呼吁更多家庭「打开家门让爱住进来」。

#寄养家庭 #未成年子女 #参与 #担任寄养家庭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