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最新研究发现,感染Omicron的患者,在出现症状的3至6天传染力达到高峰,此时的病毒量最高,这项研究再度令人质疑,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将隔离天数从10天缩减至5天的政策是否适当。
美国富比世(Forbes)报导,日本国立感染症研究所5日公布最新研究,团队一共从21名Omicron患者身上採检83个呼吸道样本,其中19人完整接种疫苗、2人未接种,17人有轻微症状,4人为无症状患者。
团队使用称为qPCR(Real-Time PCR)的核酸检测方法来测量检体上的病毒量,发现患者在确诊及出现症状后的3至6天病毒量最高。令人惊讶的是,7至9天病毒量仍维持高点,有些患者甚至在确诊后2周仍检测出高含量的病毒遗传物质。
由于qPCR核酸检测法无法确定这些病毒遗传物质是否仍具传染力,或是已经是死掉的病毒、或正在死亡的病毒,因此研究人员也同时从这些样本中培养病毒,最终仍得出类似结论。
唯一不同的是,确诊后10天,研究人员已经无法从样本中培养任何活病毒,强烈表明即便仍能测出病毒遗传物质,不过没有任何一位患者在这个阶段仍具传染力。
富比世指出,这项研究结果令人更加质疑美国CDC的隔离政策,CDC在2021年12月27日建议将确诊者的居家隔离时间从10天缩减为5天。
CDC主任瓦伦斯基(Rochelle Walensky)上周为隔离政策护航,指出科学显示,确诊者最具传染力的时间点是出现症状的前1、2天,至出现症状后的2至3天,「所以到第5天时大部份的传染性已经过去了。」
报导指,这项研究的参与人数虽然少,但结果却明显与瓦伦斯基的保证抵触。
事实上在CDC公布新政策后,不少美国民眾就在网路上公开自己的抗原快筛结果,许多人一直到确诊后5天仍有症状,而且快筛结果持续呈现阳性。
研究显示,先前的新冠变异株病毒量,多在患者出现症状前后初期达到高峰,报导指出,目前看来Omicron可能和其他变异株不太一样,部份专家疾呼CDC重新修改指引,并且建议让患者检测呈现阴性时才能解除隔离。
根据美国CDC官网有关确诊者居家隔离的说明,确诊者或出现症状者,一律隔离5天,当家中有其他人时,必须戴口罩。
有症状者,在隔离5天后,如果持续24小时没有发烧,症状也已经改善,可以解隔离;无症状患者隔离5天后可解隔离。症状严重的患者必须至少隔离10天,10天后必须谘询医生建议才能解隔离。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