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弘孟今日出席「2022商周线上圆桌造局者论坛」,以「决策新关系」为题,向线上超过千位跨产业、领域的执行长(CEO),说明数据决策如何颠覆产业新格局,以及如何善用科学数据助力企业永续。
郑弘孟首先以A+B+C+D+E=FII的简单公式,表示工业富联是个人工智慧(AI)、大数据(Big Data)、云服务(Cloud Technology)、专业领域知识(Domain Know-how)、实证(Evidence)的大数据公司,进而聚焦新能源车、半导体生态系和工业元宇宙等三大数据驱动领域。
郑弘孟指出,工业富联遍及全球12个国家地区、员工超过20万名,如何运用各种数据辅助决策,是推动数位转型的重要关键。如疫情期间为确保同仁安全并兼顾营运顺畅,需利用科学方式採集及数据解读,将全球生产基地数据整合在防疫平台,以利即时滚动调整政策。
针对眾所关注的ESG融入企业经营面向,郑弘孟分别就数据化对供应链、碳中和和新能源三面向进行剖析,同时针对新能源车、半导体和工业元宇宙等方面阐述工业富联愿景。在新能源车方面,工业富联将以轻量化、省电化及智慧画需求做为相关布局目标。
其次,在半导体方面,郑弘孟认为半导体晶圆制造是大数据产业,谁掌握设备及制程参数更精准,在疫情、地缘政治和晶片缺货中就能胜出,工业富联可透过打造灯塔工厂方式,来改善半导体企业的效益。
最后,工业元宇宙领域正是工业富联的既有实力,利用大量的精益化过程,透过数据採集、传输、运算、AI及区块链提升生产管理效益,如在高阶精密手机的机构件制造,亦先掌握材料、设备及制程参数,生产出竞争对手无法达成的工艺产品。
对于在数据转型过程中,怎么做才能让团队愿意「听数据说话」,郑弘孟对此表示,应该让别人愿意听数据说话,最重要的是,收集的数据是正确的,而且在这些数据上的分析和讨论是正确的。
郑弘孟强调,首先是明确目标,以结果为导向、确定哪些是有用数据。其次是透过科学採集方式,获取到尽可能多的相关数据。第三是建立合适的数据模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分析逻辑,然后是数据的可视化和应用。
郑弘孟认为,没有数据就不会有管理。数据就是一种信号,告诉你已经发生了什么,或即将要发生什么的信号。工业富联就是依据对「信号」的判断来决定行事方向和方式,什么事可以做、什么时候做,以及应当採取什么样的方式来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