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视为大陆半导体国家队的紫光集团,去年惊传债务高达上千亿元人民币,相关债权人于去年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当中还传出将由阿里巴巴与浙江国资组成联合体、以500亿元人民币接手,后来改为紫智路建广集团,光董事长赵伟国更一度抗议重整案无效。最新消息指出,北京法院批准紫光集团合併重整计画,赵伟国时代正式落幕。
紫光集团去年7月公告,紫光集团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送达的《通知书》,相关债权人徽商银行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法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紫光集团表示,将依法全面配合法院进行司法审查,积极推进债务风险化解工作,支持法院依法维护债权人合法权益。
紫光集团第一大股东、北京清华大学通过清华控股持有51%股权,也在债权人声请破产重整后进驻管理人团队,但传出与赵伟国的人马北京健坤集团发生衝突,甚至赵伟国也对外宣称重整案无效,引发争议。
不过,紫光集团17日公告,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批准紫光集团,以及子公司紫光通信、紫光资本、紫光大器投资、紫光卓远股权投资、紫光通信投资、紫光春华投资等7家企业实质合併重整计画,终止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重整程序。
从重整计画内容来看,这波重整将由智路资本、建广资产主导,将出资6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年11月19日,紫光集团债务高达1426亿元人民币(近6200亿元新台币)。随着计画持续推进,在获得法院裁定后,重整程序将进入下一个阶段,600多亿元人民币资金也在今年3月前陆续到位。
紫光集团于1993年在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基础上成立,赵伟国于2010年接手紫光集团,并在2013年砸17.8亿美元收购展讯通信,隔年以9.1亿美元收购大陆IC设计厂锐迪科,当年在两岸半导体业界掀起旋风,甚至赵伟国曾扬言入股台积电、买下联发科的豪语,不过,急速扩张却没有带动营运表现大幅增长,反而导致紫光集团欠下大批债务又无法及时偿还,最终导致这家大陆半导体国家队走上破产重整命运,赵伟国所带动的红色供应链併购风潮也暂告一段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