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立陶宛与中国之间因台湾代表处更名形成政治僵局下,立陶宛转而寻求欧盟的支持,据港媒报导,在欧洲议会有41名议员组成的团体去信欧盟官员,警告他们如果未能适当回应中国对立陶宛的贸易禁运手段,将进一步鼓励中国採用胁迫手段迫使欧洲就范。
据《南华早报》引述他们所获得的一封信件显示,欧洲议会包含41名议员的政团对欧盟领导人提出警告,如果不对立陶宛与中国之间的争议採取行动,等于是让中国的作为削弱欧盟的团结,鼓励中国对欧盟成员国採用各个击破的做法,减少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
报导指出,由于立陶宛在同意台湾在维尔纽斯设立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中国与立陶宛之间陷入了外交对抗,北京声称此举违反了欧盟的「一个中国」政策,将驻立陶宛大使馆降为「代办」级,并抵制立陶宛的商品,同时阻绝与立陶宛往来的外国企业商品进入中国。
由于中国採取的「毒丸」政策,立陶宛与中国之间的外交争议开始蔓延至其他欧洲国家,来自法国、德国和瑞典等国的制造商指出,由于其商品中包含立陶宛制造的零件,货物被阻挡在中国海关而无法清关。
美媒《华盛顿邮报》也表示,有一名立陶宛商人在中国银行内的帐户遭到冻结,社交媒体上流传的消息也说,中国大陆的邮局拒绝接受寄往立陶宛的邮包。
欧洲议会给欧盟领导人的信中写道,「如果中国继续採取破坏欧盟单一市场的强制措施,欧盟应该考虑对中国採取防御性作为。」这封信有5个政团共41名欧洲议会议员签署,收信人为欧洲理事会与委员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和乌苏拉.冯德莱恩,以及欧盟外交部长何塞普.博雷尔、贸易专员瓦尔迪斯.东布罗夫斯基斯和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列塔尼。
报导说,在这项外交争议中,欧盟日前曾以口头表示对立陶宛的支持,并承诺就中国的作为是否违反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展开调查。
在今年元旦接任欧盟轮值主席的法国已表示将在其任期内加快反胁迫文书的进展,这些举动被认为有可能反击对欧盟成员国的欺凌作为,但观察人士怀疑它可能无法在2022年底之前完成必要的作业。欧盟外长博雷尔表示,欧盟计划在3月底前与中国举行峰会,并寻求缓和这项争端。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