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因为允许我国设立以台湾为名的代表处,持续受到来自中国的复合式胁迫。在「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共同主席Miriam Lexmann发起下,41位欧洲议会议员于本(2022)年1月17日联名致函欧盟理事会主席米歇尔(Charles Michel)、欧盟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Ursula von der Leyen)、副主席兼外交暨安全政策高级代表波瑞尔(Josep Borrell)、执行副主席兼贸易执委杜姆布罗夫基斯(Valdis Dombrovskis)及内部市场执委布雷顿(Thierry Breton),谴责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立陶宛的政经胁迫,呼吁欧盟领导人应明确声援立陶宛并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外交部表示,对于欧洲议会跨党派议员继去年9月3日联名致函立陶宛高层表达声援并反对中国胁迫外交后,再度力挺立陶宛抵抗中国施压,外交部表达诚挚感谢。

联名函指出,中国官员针对立陶宛制造及含有立陶宛原物料的产品进行实际(de facto)制裁行为极为恶劣,不但违反「世界贸易组织」(WTO)规则及国际贸易秩序,更直接违背欧盟单一市场的根本原则。联名函也提及,这不是中国第一次对欧盟会员国採取胁迫行为,捷克参议院议长韦德齐(Miloš Vystrčil)因访问台湾受到巨大压力,以及其他许多案例均证明中国不当施压。

连署议员表示,成员国依据国家利益与共享民主、人权价值决定与台湾发展关系,不应该因此被他国胁迫。连署议员指出,立陶宛与台湾近期决定互设代表处并未挑战一个中国政策,此在欧洲议会去年10 月 21 日通过的「台欧盟政治关系暨合作」报告中也获得确认。

参与连署议员强调,针对中国对立陶宛及欧盟进行胁迫,欧盟应该採取防御措施,以免中国胆大妄为,对立陶宛或其他欧盟会员国进一步施压,分化欧盟团结,进而削弱欧盟在全球的影响力。

连署议员欢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与德国外长贝尔柏格(Annalena Baerbock)发布联合声明力挺立陶宛,同时反对中国对立陶宛持续进行恫吓,期盼在欧盟通过反胁迫工具法案前,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法国能推促欧盟採取行动抵制北京的胁迫;议员们也呼吁欧盟发挥领导作用,坚决捍卫欧盟会员国免于单独承受不当压力。

该联名函共获得欧洲议会5大主流党团、来自18个会员国重量级欧洲议会议员的响应,显示抵抗中国的蛮横施压已形成欧洲跨越国籍及党派的共识。

外交部指出,台湾作为立陶宛理念契合的友好伙伴,将持续深化台立双边实质合作。我国也呼吁欧盟等全球理念相近伙伴,採取具体行动支持立陶宛,维护供应链安全及自由民主的市场经济体系,团结巩固全球民主阵营所捍卫的核心价值。

#欧盟 #立陶宛 #胁迫 #议员 #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