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兰海域在去年10月底出现「牛奶海」现象,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保署今年1月20日研判,牛奶海是因为该处海域「热液作用」致使海底海水温度促成热对流,进而带动海床中火成岩中较富集的铜金属扩散至海平面水体,海保署将持续观察水质检测结果。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20日公布2021年第4季海域水质监测作业,仅宜兰苏澳沿海海域、大鹏湾湾内处、东港溪出海口处未达标,整体99.6%符合检测标准。
对于宜兰苏澳沿海海域1处监测点铜0.034mg/L未符合海域环境分类及海洋环境品质标准,海保署说明,此海域地区铜浓度自2020年第4季在得子口溪、龟山岛就有超标情形,在去年度特别关注宜兰苏澳沿海海域一带海域水质。
监测结果,去年度第1季监测结果苏澳港0.035mg/L仍超标,虽第2季已无超标情形,惟铜监测结果仍相较于其他海域有偏高情形,故陆续于8、9、10及12月于龟山岛、得子口溪口、兰阳溪口、新城溪口、苏澳港及增测龟山岛龟首、龟尾等7处进行铜浓度调查,结果也有偏高情形。
其中,去年10月28日宜兰游客发现龟首喷出大量磺烟,海保署于10月30日安排人员前往执行海域水质採样作业,採样时发现龟首处仍喷发磺烟,且海水有明显乳白色现象,该次检验结果显示该处海域铜浓度达0.066mg/L,12月份再次採样,检验铜浓度含量已低于海域环境分类及海洋环境品质标准。
海保署表示,经与国内中研院等专业单位研析监测结果,研判可能为龟山岛近期火山活动较活跃,「热液作用」致使海底海水温度促成热对流,进而带动当地海床中火成岩中较富集的铜金属扩散至海平面水体,海保署将持续观察水质检测结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