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受疫情与三级警戒影响,消费争议案件量暴增,新北市政府消费者服务中心去年受理消费争议案件高达1万6756件,较2020年增加1348件(8.7%)创歷史新高。消费争议最多5种类型依序为网购争议4053件、线上游戏1425件、食品1344件、健身1101件及通讯服务及周边产品985件。
新北市政府消费者保护官表示,去年许多业者面临工厂停工、被迫停业、活动停办与运送迟延等衝击,倒闭的店家不在少数;而消费者也因疫情而取消原订的婚宴、聚餐及旅游行程,衍生大量退费争议。消保官呼吁消费者在疫情期间对于预付型交易以及网路购物应该要特别谨慎,以降低业者倒闭或失联的风险。
其中网路购物争议高居近3年消费争议案件量第1名,网购诈骗、退货遭刁难以及募资平台消费争议层出不穷。
消保官表示,消费者保护法第19条虽然赋予消费者于通讯交易收到货品7日内得不附理由向卖家解约的权利,但透过一页式网站、Facebook或LINE购物的民眾通常找不到卖家的真实姓名及地址,如改向代收货款的超商或物流业者主张权利,也不见得能拿回货款,消保官拍摄「网购四大风险!反诈骗!」短片,持续于脸书粉丝团、Youtube频道及台铁通勤电车车厢播放,期能减少相关消费争议。
其次为网路连线游戏消费争议,主要为玩家遭停权、伺服器连线品质不良以及未成年人未经家长同意购买游戏点数费用的争议。消保官提醒消费者,某些标榜「全球直营」或「全球同服」的国外游戏公司在台湾并无代理商,消费者难以透过我国消费争议申诉管道主张权利,千万不要冒险使用外挂程式。
排名第3为食品类,争议型态包括某米饼工厂使用非供食品用氮气,某寿司店「鲑鱼之乱」收费争议以及美食外送平台APP之餐点数量或品项不符、未按时间送达及取消订单等。
消保官指出,传染力更强的Omicron病毒来势汹汹,消保官呼吁消费者对于预付型交易、网路购物以及交付定金应格外审慎,在疫情期间避免不必要的消费风险,才能安心过好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