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简秀枝专栏】 《雪莉爱涂鸦》,不只是街头「识顏绘」品牌,更是大仓久和饭店里,街头新人的幸福见证。身为台湾前辈雕塑家杨英风家族的第三代,杨璇与同学陈家豪,平时一起在街头摆摊创作,今天牵手走红毯,共结连理,永浴爱河。

当杨璇勾着妈妈王维妮的手腕,走进婚宴大厅,全场掌声响起。两人都精心打扮,亮丽迎人,拖着长长白纱的新娘,低胸剪裁,婀娜多姿,而出自校友名家设计过的髮圈、小礼服,也把第一次当丈母娘的王维妮,衬托得端庄大方,喜感十足。

6年前寡母孤女,一起面对杨奉琛的癌逝,6年后,王维妮母代父职,让宝贝女儿挽着她,一起走出红地毯。掌声雷动之外,亲朋好友们感动不已,许多维妮的好姐妹,涙湿眼框。

无独有偶,新郎官陈家豪,在台上致词时,也喜极而泣,留下婚宴舞台上,罕见的男儿泪。陈家豪是杨璇的同班同学,他们从一起在课堂上砌磋琢磨开始,浸淫学习之乐。他也陪着杨璇,走过失亲的低潮岁月,如今在眾人的祝福声中,抱得美人归,他心情的激动,不可言喻。

低调殷实的陈进顺、林美金,攀结艺术世家,喜上眉梢,幸福满足,全写在脸上。

然而让新郎官陈家豪倍感骄傲的是,杨璇虽为杨英风(1926-1997)、杨奉琛(1955-2015)等艺术豪门的后代,但他们却可以一起推「行李箱」,出外摆摊,他们靠创思与手艺,坦荡挣前途。

婚礼,是小俩口的里程碑,意味着预备阶段的完成,今后他们要携手进阶,打拼另一个事业人生,任重道远,但他们会抬头挺胸,走出不同于爷爷父亲的另一种艺术人生。

提起杨英风与杨奉琛父子,在艺术界赫赫成名,都操劳成疾,相继在不算老的时候离世。1990年,杨英风在北京罹患肺炎,1997年就以肺水肿及肾功能衰竭引发败血症病逝,享年72岁。

18年后,杨英风最得力的艺术家儿子杨奉琛,也因鼻咽癌第4期引发败血病,病逝于台北和信医院,得年才60岁。 1月22日的婚礼,王维妮的坚强出眾之外,姑姑释宽谦(杨汉珩)也以佛境「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撑起杨英风父子艺术推广的永续之路,慈悲为怀、大爱无边。姑嫂合作,相擕相持,赢得尊敬。

身为杨家第三代的杨璇,带着家族艺术美学的基本DNA,若干年前就和陈家豪,一起开创「识顏绘」的时尚艺术。她以英文名字「雪莉Shirley」,发想出自我品牌《雪莉爱涂鸦》,一语双关,一是Shirley 杨璇,爱上涂鸦男陈家豪。二为Shirley 创意作画,陈家豪涂鸦上色。

这对毕业于崇右影艺科技大学视觉传播系的90后世代,有初生之犊不畏虎的豪气,无视艺术之路的坎坷,也不理会家族盛名,他们推着行李箱,在街头摆摊展现创意,识顏绘、结婚书约、喜帖设计,无役不与。

他们直接面对客户,接受现场委托,即兴创作,可以是手绘本,也有电子版。一人在前面振笔急书,另一人加顏添色,满满的两人服务,要价才新台币300元,他们任劳任怨,积沙成塔,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就可以有万把块钱的收入,勤快工作,努力存钱。举凡台北捷运中山站、圆山花博广场、松烟文创园区,都可以找到小两口的身影,只要人多的地方,投年轻消费族群之所爱,不卑不亢,积极迎向彩绘人生。

疫情来袭,许多人愁眉苦脸,但《雪莉爱涂鸦》,透过网路,无远弗届,生意兴隆。原来全球不同作息与时差,彷佛24小时都在营业、找客人、接订单。

果然,品牌一打响,完全可以突破疫情中,人与人的疏离感,暖暖的创作与关怀,彷佛服务与抚慰许多天涯知音。

崇佑影艺科技大学代理校长蔡长青,曾是杨璇与陈家豪的班导师,他站在婚礼台上,十分有面子,公开见证与讚颂眼前的一对宝,杰出又务实的表现,让作校长的,满面春风。

蔡长青特别推崇杨璇与陈家豪两人在学习、创作、与事业上,可以结伴同行,又形影相随,实在令人羡慕。他以「人生有梦,爱情相随」,勉励这对年轻子弟兵,再接再厉,继续在创意路上,登峯造极。

成功大学教授萧琼瑞曾为杨英风作了完整的艺术论述,与杨家有着三代情,他自嘲是另一种家人。他参与了杨家的艺术风华,也领受了杨家遭逢生老病死的人生无奈,然而,艺术传家、梦想起飞,又是个幸福的见证。

这场婚礼,在大仓久和饭店举行,艺术文化人齐聚,气氛温馨,幸福滋味满溢。

作者为典藏杂志社社长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陈家豪 #杨英风 #艺术 #涂鸦 #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