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讯》报导指出,2022年后,在台积电创高来到683元(截至1月16日)带动下,台股再度改写新高,站稳18000点大关。按理说,如此多头气盛行情下,每位小股民应该很开心,但实情并非如此。
「除了涨台积电外,其他类股可是杀声隆隆。」散户们抱怨着「拉积盘」(因为单一台积电上涨带动指数上扬的盘势),许多投资人其实相当无奈,因为如果没有买到台积电,现在的行情跟他们手上的股票,可能一点关系都没有。
统一投顾董事长黎方国表示,「拉积盘」确实拖累了中小型类股的表现;从中小型类股的OTC指数来看,统计2022年至今,已从237点修正至222点,跌破季线,多数投资人手中的持股已陷入套牢中。
外资大买超 偏爱权值股
第一金投顾董事长陈奕光解释,过去两年主导台股最重要的一股力量,一直都是本土资金,因为在外资连续两年卖超台股2兆元的情况下,台股加权指数还能够惊惊涨,本土资金可谓功不可没。
不过,本土资金偏好中小型股、具有话题性的电子股为主,这与外资偏好的台积电为主的权值成分股,有着显着的不同。
因此这一回拉积盘的出现,很明显与外资归队有着密切关系。《财讯》分析,自去年12月起,随着外资归队后,元月持续买超台股,统计至今已买超723亿元。显而易见,以外资买盘为主的台积电、大型金控股就成为推升指数最重要的力量。
另一个关键原因,则是美国联准会不断暗示「升息」,这也让涨多的科技股率先进入整理期,调整过高的本益比。相形之下,向来拥有高殖利率的台股,在经过外资两年的调节后,在升息的大环境下,再度成为布局的重点。
同时,根据《财讯》报导,台积电法说会上超亮眼的业绩,也逼着国际资金不得不回头买进。营收衝上1.58兆元,净利为5865亿元,EPS(每股税后纯益)高达23元,皆改写歷史新高,外资更评估2022年台积电每股盈余可望衝上30元大关。以这种水准,换算本益比为20余倍,相形之下对比动辄超过50倍以上的高价电子股,很自然出现筹码更换的现象。
千金股倒地 中小型股落难
站在筹码面角度,万宝投顾分析师张文赫则提醒投资人,「小心本土资金的撤退。」因为过去在没有外资的买盘下,这1年来台股平均日成交量仍有3000亿元左右,但随着外资买盘进驻,台积电和大型金控股的惊惊涨,台股成交量却没有相对提升。意味着,本土资金正悄悄的退场中,这也是为什么拉积盘下,投资人很无感的主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