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吃太多肉到底会不会造成骨质疏松,来自瑞士日内瓦大学医院等机构的学者,针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性回顾与统合分析。结果发现,对于罹患骨质疏松的老年人,在钙质摄取充足的前提下,每天摄取大于、等于体重乘以0.8公克的蛋白质(即60公斤的人每天吃48公克蛋白质),不但骨密度增高,骨质流失速度也降低,髋部出现骨折的风险也下降。

这份研究已刊载于《国际骨质疏松症》期刊。过去研究发现,平均每增加40克蛋白质的摄取,尿液中钙质含量就会提升50毫克。后续研究也发现,多吃肉尿液中的钙质就会增加,这导致学界长期以来主张过多的动物性蛋白质,会增加钙质流失进而提高骨质疏松的风险。

为了解蛋白质摄取量对成人骨骼健康的异处与风险,欧洲骨质疏松症、骨关节炎、肌肉骨骼疾病临床和经济学会(ESCEO),与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IOF) ,召集来自日内瓦大学医院等机构的专业人士,针对现有研究进行系统性回顾与统合分析。

结果发现,最佳的骨骼生长与维持骨骼健康,需要充足的蛋白质摄取。现有文献并没有发现任何证据足以证明,提高动植物蛋白质的摄取会导致较高的酸代谢产物负荷(acid load),进而改变骨骼强度。甚至,研究团队发现在正常范围内摄取蛋白质,成年人骨密度变化仅有2%至4%。

在患有骨质疏松的老年人中,当钙质摄取量充足时,此时吃进蛋白质的量若大于等于《推荐膳食摄取量》(Recommended Dietary Allowance,RDA);即每天每公斤体重摄取0.8克蛋白质的人(60公斤的人每天摄取48克,70公斤的人每天摄取56克),则骨密度更高、骨质流失率减缓,髋部骨折风险也下降。

研究团队甚至认为,对老年人而言,蛋白质摄取不足可能比过量摄取蛋白质还要严重。不过,这仍须长期、对照的随机测验,以评估蛋白摄取量对骨折风险的影响。

研究团队总结,在钙质摄取足够的前提下,髋部骨折的风险会因为膳食蛋白质摄取量增加而适度减低。其次,骨密度是骨骼强度的关键因素,而这与蛋白质摄取量有一定关联性。

研究团队还指出,乳制品中的蛋白质结合钙,对于骨骼代谢指标(Bone Turnover Markers, BTMs)、骨密度与调钙素带来好处;不过,蛋白质对骨骼产生好处,须建立在摄入足够钙质的基础上。

由于没有直接证据证实蛋白质摄取产生的酸负荷,会改变骨骼强度进而促成骨质疏松、骨折。因此,研究团队建议,对老年人而言,蛋白质摄取不足产生的负面影响远比摄取过多还严重。老年人因补充足够钙质与蛋白质,才能对骨质疏松、急性或慢性疾病带来的受伤,带来预防的笑我。

至于儿童,也应该补充足够的蛋白质与钙,以促成骨骼最佳生长,并维持日后的骨骼健康。

文章来源:Benefits and safety of dietary protein for bone health—an expert consensus paper endorsed by the European Society for Clinical and Economical Aspects of Osteopororosis, Osteoarthritis, and Musculoskeletal Diseases and by the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蛋白质 #骨质疏松 #钙质 #骨密度 #骨质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