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部营建署「2020马路好行」评选结果近日出炉,新竹市东大路亮点计画、育贤国中通学步道及建功国小通学步道分获3座优良奖,另有2个佳作及5座个人贡献奖,友善环境改善成果倍受肯定。
市长林智坚表示,他上任来致力打造步行城市,向营建署争取提升道路品质计画补助,透过缆线地下化、号志共杆、拓宽人行道等推动友善步行环境。
包括2020年投入2.8亿元改善东大路步行环境及1平方公里42处路口号志缆线地下化,也投入2.4亿推动17处通学步道。
市府指出,「2020马路好行计画」评比,全国有22县市138件作品参加,竹市东大路亮点计画、育贤国中通学步道及建功国小通学步道工程获颁优良奖;铁道路二段人行道规画建置与公道五路迎宾景观人行空间改善计画获颁佳作奖。
另,市府交通处科长林立伟、承办人员萧瑞莹及陈湘怡、教育处科长吴碧惠及育贤国中校长黄淑文等5人,在工程执行期间,积极与民眾及其他机关沟通协调,创造安全舒适的人行环境及通学步道,分别获个人贡献奖。
交通处指出,内政部营建署自2017年度起推动「前瞻基础建设─提升道路品质计画」,竹市已获核定23案,核定总经费4.4亿元,今年将持续向营建署争取补助,推动全市步行环境改善计画。
此次获优良奖的「东大路亮点计画」以好舒适、好安全、好环境3大改造重点,维持6线车道,人行步道加宽1倍至6公尺,以造林方式将东大路变身为最美林荫大道。全线1.3公里打造无障碍环境、设置庇护岛及行穿线退缩,让老人及行动不便的民眾可以安心过马路。
另藉由此工程,东大路及旧城区1平方公里范围也作号志整併、缆线地下化及整合指标系统,解决长期以来天空缆线和标志牌杂乱无章的现象,不只重现城市最美天际线,也不再影响驾驶人的视野,让用路人都能清晰辨识。
「育贤国中通学步道」则是因其是全市唯一没有通学步道的学校,学生与社区居民经常与车争道、险象环生,在市府协助下,学校主动退缩校地、拆除车棚,重新规画使用透空围篱,更融入社区环境兼顾居民停车需求,2019年完工启用后,打造总长518公尺、宽1.5到4公尺的环校通学步道,是创校64来首座通学步道。
此外,「建功国小通学步道」则是因建新路后门是家长接送及学童步行上学的重要出入口,周边紧邻私人社区、阳明交大建功宿舍、国防部光復福利站及中国石油等用地,20年来步道缺乏整合、高低参差不齐、电杆阻挡动线、不符无障碍等问题。
经市府与周边土地所有权人协调,并与阳明交大携手,退缩校地、释放空间,打造宽6公尺、长650公尺通学步道,同时规画家长接送区,让绿带与步道融合学校与社区周边,车流、人流都井然有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