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研究,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MGH团队与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的同事以及其他几个机构合作,找到了人体中数十个控制白天午睡倾向的基因区域,他们还使用初步证据来证明午睡习惯与心臟代谢的健康有关。哈桑·萨伊德·达什蒂博士是MGH基因组医学中心的注册营养师,他与哈佛医学院(HMS)的医科学生伊亚斯·达格拉斯共同撰写了这份报告。

他表示:「午睡在某种程度上是有争议的」,接着博士指出,长期以来有午睡文化的国家(如西班牙)现在反而不鼓励这种习惯,但美国的某些公司反而会鼓励员工用午睡来提高工作生产力,博士说:「试图解开午睡的生物基因运作是很重要的。」

●午睡习惯与心臟代谢有关

此前,MGH Saxena实验室的研究员与资深作者Richa Saxena博士和她的同事们使用了大量的基因和生活方式数据库来深入探讨午睡的行为,值得注意的是,该团队已经锁定了与睡眠时间、失眠以及早起或夜猫子倾向相关的基因。Saxena的团队和文章作者之一的Marta Garaulet博士的穆尔西亚大学生理学系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其中包括成套DNA的快速扫描或是使用多样化的基因组,而GWAS的目标是为了识别特定疾病或在特殊情况下相关的遗传变异。

●452633人的基因讯息

在这项研究中,MGH的研究人员和他们的同事使用了来自英国生物银行的数据,其中包含了452633人的基因讯息,而所有参与者都需要回答他们在白天是否有午睡的习惯。

首先GWAS在人类基因组中锁定了123个与白天午睡有关的基因区域,这边有一小部分的参与者佩戴着活动监测器,它能提供白天久坐行为的数据,而久坐行为就可能是午睡的指标,且这一客观数据也表示,午睡的报告结果是准确的。

接着该研究的其他几个特徵支持了其结果,例如,研究人员在对消费者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收集的541333人的基因组分析中独立出了他们的发现,此外在GWAS识别的区域的大量基因已经被发现在睡眠中发挥作用。

●神经肽的变化

最后在研究团队深入研究数据之后,他们发现了至少三种促进午睡的基因潜在机制:

◎睡眠倾向:有些人天生就比其他人还需要更多的睡眠。

◎睡眠中断:白天的午睡可以弥补昨晚的睡眠质量差。

◎早起:早起的人更有可能会有午睡的倾向。

达什蒂博士说:「这告诉我们,会在白天午睡绝对是一种生物驱动性,不仅仅是环境或自身行为所选择的。」

此外,一些与午睡有关的基因变异已经与一种叫食欲素的神经肽所发出的信号有关,这种神经肽在清醒状态起着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说:「眾所周知,神经肽与嗜睡症等罕见的睡眠障碍有关,但我们的研究结果表示,神经肽上的变化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会比其他人需要更多的睡眠。」

文章来源:本文由《明日科学》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明日科学 #午睡 #基因 #睡眠时间 #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