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四兽山下的象山农场,种植着莴苣、咖啡树,草木葱茏,辣椒与万寿菊鲜艳色彩点缀其中,但和常见的都市农场不同,象山农场主要作为「园艺治疗」基地,来这「拈花惹草」的人,都能从这片蓊郁中获得抚慰与能量。
「照顾植物中,看到植物的生命力,可激发自己的生命力,当我们呵护生命,也会进而肯定自我,达到治癒心灵作用。」台湾第一位园艺治疗师、人称「大黄老师」的园艺治疗师黄盛璘,2004年从美国学成,就持续在台推广园艺治疗。
美国园艺治疗行之有年,尤其一战、二战、越战后,出现大量身心灵受创的退伍军人,园艺治疗被拓展其运用,以种植和园艺活动,改善人的身心状况。
目前园艺治疗多用于辅助医疗,适用于自闭症、学习障碍儿童、资源班青少年、失智老人、精神病患、受刑人、临终病人等特殊族群。
对于一般人,园艺治疗也能提供舒缓情绪的帮助,例如疫情提升人际紧张焦虑,家人间紧密相处更常会带来精神紧绷,也都推动园艺治疗更为盛行。
经由种植,提振情绪、建立成就感
在欧美,园艺治疗常用如薰衣草、迷迭香等香草植物,透过植物本身香气,以芳香疗法的概念舒缓人们紧张情绪。
但亚热带气候的台湾,不适合种植温带植物,于是黄盛璘到万华的青草药行寻找在地植物,并结识药草师父,挑选出如艾草、薄荷、鱼腥草、左手香、芦荟、紫苏、姜黄、石莲花、地瓜叶、葱蒜等常见青草植物做园艺治疗。
这些青草植物气味浓郁,可以带来人们感官刺激,镇定或提振情绪;加上又多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更贴近台湾民眾日常经验,可以勾起生活回忆。
「我们很多的生命经验其实是靠五感(视、听,味、嗅、触觉)在累积,靠看、听、吃、闻、摸,来构建日常生活,」黄盛璘说,像是艾草,多半联想端午节,而端午节又是家人团聚的重要节庆,大家多少都有相关记忆。当患者内心世界产生挫折时,透过气味的外在刺激,帮他们勾起回忆往事,重新找回生命那把钥匙,重启生活现实感。
曾有一位失智阿嬷病患,平常对外界没有反应,闻到鱼腥草特有的味道,却像是陷入沉思,悠悠道出自己当了一辈子的产婆,有次接生完,发现新生儿有些发烧,于是煮鱼腥草水,为他洗澡退烧。鱼腥草彷佛打开她的记忆深处,阿嬷的眼神亮了起来、腰也挺直了,因为产婆的工作,是她人生中最骄傲的日子。
龟山的台北监狱也透过园艺治疗,为有情绪障碍的受刑人上课。当有的受刑人控制不住脾气,黄盛璘会请他们赶快想像薄荷的香气,一想到清爽凉感的薄荷香,受刑人能慢慢地消气下来。
「其实,我们要的就是激发患者的生命力,让他觉得活得尊严,只要活得有尊严,就不会自我放弃,」黄盛璘感悟。
园艺治疗也常选用生命力旺盛、好种耐养的品种,透过栽种的劳动力、成就感、互动性,让患者在种植过程合作互助、建立自信,不仅提振情绪,加速回归日常,更可保持清醒,不被心魔击倒。
有位视障学员,由于后天失明,顿失原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始终无法适应下,压力大到高血压降不下来,但接触园艺治疗的第一年,发现自己可以透过种植,重新找回熟悉的生活技能和节奏,血压就降下来了,第三年就充满自信,更勇敢地自行外出、自理生活,甚至过去常拉不下脸请求帮忙,如今也能坦然求助。
也曾有思觉失调学员,边承受幻听症状,脑中不断有人跟他说话,不自觉一直笑,但当园艺治疗师口令下来,他仍能按照指令植栽,换言之,园艺有助于将他拉回现实,譬如叫他该播种时,他就会多少将注意力回到当下。
而在象山农场,更打造了及腰的层架花圃,这是专门为行动不便的肢障、长辈所设计,通常肢障坐电动轮椅,与视障两两一组,肢障当视障的眼睛、视障协助肢障,彼此扶助一起当「园丁」。
黄盛璘说,对心灵脆弱的患者而言,植物温和,没有伤害、衝击性,让这些有人际关系障碍的人,能从中得到慰藉。尤其园艺治疗课程最终,学员常会煮火锅吃掉採收的作物,或是泡花草茶,不仅养生,更带来满满自给自足的成就感。
土栽、保健植物,适合所有人
对于想与花草相伴来放松心情、舒缓压力的一般大眾,黄盛璘建议,想要栽植的话,尽量是土耕,健康土壤中含有益菌「牝牛分枝杆菌」,俗称「开心菌」,当人们接触土壤,能刺激脑部的血清素分泌,稳定情绪、减少抑郁,带来好心情。
她自己就是在投入园艺治疗后,改变了心性。过去从事编辑工作的她,身为主管力求完美而严格,现在前同事纷纷说,从没看过讲话这么温柔的她。
另外,黄盛璘也推荐种植「保健植物」,即俗称的「药草」或「青草」,作为日常使用。
园艺治疗虽无法取代正规医疗,不过许多植物都有助于抗疫,如将有「中药抗生素」之称鱼腥草泡茶,可抗菌消炎、顾肺、消肿利尿等。卫福部国家中医药研究所研发「清冠一号、二号」中医处方,也有加鱼腥草,紫苏,薄荷等。
像艾草,磨碎与肥皂液混匀,刷在厨房纸巾上晾乾裁剪便可成为携带型「艾草纸消毒肥皂」。冬天冷,也可以喝喝艾草茶,帮助气血循环。压力大的时候,就泡个薄荷茶,能舒缓安神;左手香可敷青春痘等发炎、肿处,具消炎消肿功效。
疫情不便出门,在家布置「小小山水景观」,让人们在家,也能有一方山林,作为喘息的「世外桃源」。
黄盛璘莞尔,「我常觉得植物像是默默陪伴在侧的伙伴,疫情间更可藉由植物的柔软力量,来疗癒我们的生活。」
园艺治疗报你知
1.对特殊族群,激发生命力、改善身心灵状况
2.对所有人,纾压、喘息、抗疫
3.建议土耕,土耕可更接地气,了解生态健康
本文作者:沈瑜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02月号428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