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报导,16到18步是钢架雪车运动员从出发到上车平均步数,如何在有限步数当中,更好地提高每个动作效率,中国钢架雪车出发区赛道两边,排列着8个摄影镜头,可精准地捕捉到选手在这十几步之间每个动作细节。
大陆国家体育总局冬运中心车橇专案数位训练团队资料官冯晨瑞表示:「加速度曲线是可以体现运动员在赛道的不同阶段,他用力的大小,通过分析这个曲线,让运动员明白什么时候可以更好地用力,来制定更加科学的一个训练方案,然后提高运动员的成绩。」
这套由国家冬运中心科学训练小组,组织研发的数位化科学训练辅助平台,是大陆国家队的训练神器。有了这些科技手段的助力,教练和队员对于自身缺点更加明确,日常的训练更加有针对性。
而为了提高运动员推撬技术,团队同样创设了对运动员技术动作分析的结构模型,再参照这个标准结构模型,测试分析和训练。
上海体育学院教育训练学院院长高炳宏介绍:「其实钢架雪车的推橇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动作技术和比赛的重要一部分,因为推橇速度越快,下去之后成绩就提高,比如推橇快0.1秒,成绩就提高0.3秒。」
高炳宏和他的团队在2017年年底加入了钢架雪车国家队,建立起了一个复合型的科研医务保障团队。
在训练过程中,他们透过心率、血乳酸、肌氧饱和度等指标监控运动员训练强度,并在训练结束后,为运动员制定微高压氧、超低温冷疗、下肢负压、推拿按摩和营养结合的疲劳消除计画,协助重点运动员实现疲劳快速消除,为运动员体能的快速恢復提供保障,有效保障不同阶段达到高品质训练的目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