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因应政府2050净零排放目标,邀请全国环境工程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在惠荪林场举办「以循环经济为本之净零排放」会议,针对碳捕存再利用、生质能利用减碳、及循环经济主轴,进行研议凝聚共识,形成具有策略措施的建议,做为技术发展的基石。

环境永续与净零排放是产官学研各界列为重要发展的项目,政府也宣布国内朝2050净零排放目标迈进,如何减碳成为各界共同努力的目标。

清华大学教授董瑞安丶东海大学副校长张嘉修,分别说明负碳技术在国际与国内发展趋势,也邀请多位国内环境工程领域重量级学者针对3项主轴议题,与目前国际发展现况与国内路径规画,进行深入浅出的讨论。

暨南大学科技学院,发展在地化的循环经济技术已有多年,具有知名度且荣获多种奖项,最近也与南投县环保局及农委会合作,将茭白笋壳资源化。

暨大先将茭白笋壳中,高价值的化妆品成分豆甾醇抽出后,再将余料转换成生物炭,用于农业回归水质净化及土壤改良,是净零排放成功的案例,也解决农业剩余资材露天燃烧的问题,创造学校丶南投县政府丶农委会及农民多赢的局面,更是典型的负碳技术。

暨大科技学院院长蔡勇斌,率专家学者前往茭白笋农场参访;由土木工程学系主任陈谷汎简报,说明暨大科技学院与农民在茭白笋产业,环境友善性提升共同努力的成果。

蔡勇斌强调,科技学院USR团队在水沙连地区深耕多年,希望区域发展的同时也能落实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

董瑞安表示,此次「以循环经济为本之净零排放」规画蓝图,经两天集思广益成果丰硕,配合暨大场域的实际参访,让环工教授对循环经济与净零排放,在区域的落实有更深刻的了解,有助于环工人未来在相关议题的着力与推动。

#循环经济 #净零排放 #环境工程 #国内 #茭白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