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导演明金成传出心肌梗塞猝逝,正值51岁壮年令外界震惊惋惜。光田综合医院心臟内科邱一骐医师接受《潮健康》访问表示,急性心肌梗塞死亡率极高,有研究统计发现,约6成以上患者到医院接受治疗前已宣告不治,有危险因子平时应注意定期健康检查。
邱一骐医师指出,急性心肌梗塞最常见的危险因子,仍是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三高问题为主,抽菸、肥胖、年龄,也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天气转冷确实是好发时节,气温变冷时血管收缩,当原已狭窄的血管经发生剧烈收缩,更易增加急性心肌梗塞的机会。
●青壮年心肌梗塞渐变多? 压力、熬夜睡不好风险更高
青壮族群发生心肌梗塞的比例上升?邱一骐医师表示,急性心肌梗塞虽仍以老年人居多,但3、40岁左右的患者的确有增加趋势,尤其是本身有三高、肥胖、抽菸等3类族群,千万不要自恃年轻而轻忽。
「我常在讲为什么要控制血压、血糖、胆固醇,也许年轻时不会怎么样,但是未来心血管疾病、中风的可能就很大!」邱一骐医师指出,国人日常饮食「吃太好」,年轻族群发生肥胖、高血糖的比例自然上升,相关心血管问题当然呈现年轻化趋势。
此外,生活作息也对心血管健康有明显影响。邱一骐医师提醒,压力、熬夜、睡眠品质不佳,易使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导致血压偏高、身体修復能力变差,也让血管容易发炎,都会增加心肌梗塞的风险。
●心肌梗塞发作时怎么办? 冒冷汗剧痛是发作前兆
「当发生胸闷胸痛时,就要察觉自己有可能是心肌梗塞发作,马上叫救护车,尽可能让自己不要过度紧张!」邱一骐医师表示,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置必须及时打通血管堵塞,一般人很难在家中自救,吃阿斯匹灵恐已缓不济急,硝酸甘油片的作用也只是扩张血管,争取到院治疗的时间。
邱一骐医师指出,血管阻塞是一个长时间过程,病人发生急性心肌梗塞前,其实血管就有阻塞的现象,所以平时的相关症状可能是患者自己忽略,因此有三高、家族病史的族群要多留意。急性心肌梗塞发作时仍多以胸痛为主,也有人疼痛在上腹部周围,如果痛到会冒冷汗时,表示身体处于极大压力的防卫机制,应立即就医检查并接受治疗。
●预防心肌梗塞6大习惯 控制血压保护心血管
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塞?邱一骐医师建议,尽可能维持正常生活作息、不要抽菸,养成测量血压、血糖、胆固醇的习惯,接受定期健康检查、多运动、放松心情、天冷时注意保暖,都有助于预防心肌梗塞。
量血压以在家中休息时测量为主,连续量2周取平均值。平时应固定量血压,不可在发生不舒服后才量。美国已将高血压标准下修至130 mmHg。而近年研究发现,收缩压从140 mmHg降到130 mmHg可带来明显心血管益处,预计台湾也将朝高血压标准下修的方向发展,有危险因子者应及早控制血压。
邱一骐医师提醒,曾发生作心肌梗塞者,更应谨慎留心身体症状,注意是否出现胸痛徵兆。日常饮食则建议多吃青菜、水果;少吃过咸、过油的食物。也要养成规律运动习惯并戒菸,才能减少再次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机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