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大流行至今,病毒株不断变异,儘管最新的Omicorn变异株被认为逐渐走向轻症化与流感化,但最新的研究报告警告人们:确诊COVID-19的后遗症可能持续长达一年之久,更可能对心血管造成深远伤害。
国际权威期刊《Science》报导指出,在疫情大流期初期就已发现,重症感染会破坏患者的心臟血管健康,引起血栓、发炎、心律不整甚至心臟衰竭,然而这些影响是否会持续到痊癒之后,是科学家们高度注意的议题。
最近一份针对1100万名美国退伍官兵的研究发现,在一年前确诊的退伍士兵身上,一共20种不同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都因为曾经确诊病毒而上升,包括心臟病、心律不整、中风、暂时性脑缺血、心臟衰竭、心臟骤停(cardiac arrest)、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等等。
研究指出,感染COVID-19的退伍士兵,在12个月后面临心臟衰竭的风险高出72%。而症状严重程度也与初确诊时的感染症状程度呈正相关。不过,这项统计搜集的时间从2020年3月开始至2021年1月,其中大多数人尚未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后疫情时代 病毒威胁心血管恐不逊吸菸、肥胖
「如果有人宣称COVID-19只是和流感病毒一样,那这份报告会是现今最有力的证据,可以证实并非如此!」斯克里普斯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心臟病学专家Eric Topol认为,研究结果令人震惊,而且感染病毒带来的后遗症程度,比医学界先前的认知更糟糕,也会增加公卫系统的长期负担。
克利夫兰医学中心(Cleveland Clinic)心臟病学专家Ziyad Al-Aly表示,后疫情时代,COVID-19将跃升为促使心血管疾病的高风险因素之一,威胁性比吸菸、肥胖毫不逊色。
不过,该份研究属于回顾性质,仍须进行前瞻性的研究来计算确诊COVID-19病毒对心血管的准确风险值。
研究团队承认,目前未能解释为何病毒能够造成确诊者身体的长期伤害,但初步推断,心血管疾病也是确诊后长期影响(Long Covid)的一系列症状之一,其他影响还包括造成患者脑雾、疲劳、虚弱、嗅觉丧失等等。
●病毒伤害心血管「一视同仁」 与内皮细胞损伤有关
「类似的状况可能发生在大脑或其他器官,这也证明COVID-19病毒对心臟、血管能够造成长时间的损伤,被许多人讨论的脑雾也是这种症状。」Ziyad如此强调,COVID-19增加心血管风险的现象可谓「一视同仁」,无论是老年人或年轻人、糖尿病或非糖尿病、肥胖者或非肥胖者、吸菸者或从不吸菸,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都会增加。
既然已经从感染中痊癒,为何病毒还会造成心臟与血管伤害?Al-Aly认为,可能性之一是心臟血管的内皮细胞受到损伤、发炎。其他包括病毒直接感染心肌组织,或是促使细胞激素(cytokines)的水平上升,导致心肌细胞纤维化,或是在免疫系统未能触及的部位持续感染。但这些都仍只在假说阶段,需要进一步实验证明。
除此之外,该研究也有相关限制,因退伍官兵多属于白人、男性以及老年人口,在3组调查对象中有90%是男性,其中两组白人的比例高达71%与76%,而数集搜集对象平均年龄约在60岁出头。因此,性别、种族差异等变项是否也会呈现相同结果仍未可知。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