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业眾信建议,企业应全方面审视内部能源策略,善用数位科技驱动的策略,以提供组织累积长期的竞争优势,同时也建立组织的韧性体质以因应快速更迭的大环境,并从中形成新的企业价值,打造具自我调节与开创能力的敏捷企业。
世界经济论坛(WEF)近期公布最新「2022年全球风险调查报告」,全球环境风险前三名分别为「气候行动失败、极端天气与生物多样性丧失」。
勤业眾信风险管理谘询股份有限公司资深执行副总经理温绍群指出,在全球驱动与各方市场压力下,企业已普遍意识到永续转型及碳管理的重要性,但真正的关键在于实际付诸行动,「数位转型」便是一解方。例如,近年由世界经济论坛评选出的「全球灯塔工厂」,逐步将永续发展整合至评选标准,鼓励智慧工厂运用自动化、AIoT、大数据分析等新兴科技,不仅优化原本产线的流程与效率,也达成能源节约与再利用,并降低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
永续思潮崛起,数位科技驱动的策略可提供组织累积,包含管理碳风险、掌握碳资讯,并赋予组织应对不确定性的韧性,及形成新的企业价值差异化等长期优势的机会,成为具自我调节与开创能力的敏捷企业。因此,企业除了将ESG融入营运策略及风险管理之外,更应善用台湾优异的软硬体工具与资源整合能力,让数位转型成为实践「去碳」的加速器,尽快打造竞争优势壁垒,创造新一代的绿色经济奇蹟。
勤业眾信风险管理谘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孝立表示,「低碳转型」是企业未来三十年甚至更长久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企业应透过「盘查、规画、执行、抵换」四步骤,先掌握自身现况、找出碳排放热点、进而透过商业模式转换和营运优化等手段达成低碳转型之外,也应关注供应链各个环节的碳风险,将碳治理的边界延展至供应链上,唯有充分掌握供应链碳数据,并提高供应链的透明度与敏捷性,才能有效追求整体的净零排放。
陆孝立进一步分享,企业减碳之路执行的成败关键,首重「沟通」。无论规模大小,企业都应确保整体目标、讯息、资源的整合与串流,而不是单纯为了法遵或是订单需求,使减碳停留在部份单位或是任务编组的工作范围,企业对内应加强全体员工的去碳意识与跨部门合作;对外应凝聚上下游供应商的共识,方能彻底落实减碳行动,并充分向国际客户、投资方等外部利害关系人揭露碳管理绩效,赢取市场信任。另外,碳衝击势必影响企业的获利结构,企业应思考营运发展方向如何更好的结合净零趋势,积极投入创新研发与制程、能源管理、数位治理与转型,以及永续人才培育发展,即早布局,打造企业营运发展的全新动能。
勤业眾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资深会计师朱光辉指出,欧盟率先将于2023年实施碳排放的申报,未来将透过开徵碳关税来控制进口货品的碳足迹,以完成在2030年达到温室气体减量五成、2050年达到净零碳排的目标。台湾亦已宣示2050年达成温室气体净零碳排的目标,为落实此项目标及秉持使用者付费之环境正义原则,预计最快2023年开始徵收碳费。台湾企业及供应链面对全球ESG浪潮碳中和不可避免的趋势,如何因应零碳转型及数位转型的变革压力,降低碳税或碳费带来的衝击,打赢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是企业必须认真研究的课题。
德勤财务顾问股份有限公司协理苏建诚表示,公投后台湾能源转型持续往减煤、增气、展绿、非核之洁净能源发展为规画原则,以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并兼顾降低空污及减碳。综观绿能政策「节能、创能、储能及智慧管理」四大主轴来看,希望台电公司与产业用电户之间,皆能共同肩负能源供需均衡与减碳责任。用电户近年来有节能、温室气体盘查、装置再生能源、储能设备、购买绿电、制程减碳或电气化等等诸多用电相关议题,因此,电力使用议题已经不单纯只是电费成本面向而已,更扩大影响到企业ESG相关的各项营运策略,攸关企业的长期竞争力,鑑于用电大户在能源使用上的高度依赖,更需要从企业角度全面审视内部能源策略。
勤业眾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北区区长林政治指出,台湾环保署去年推出《气候变迁因应法》草案,预计收取碳费、建立碳交易措施为业界投下震撼弹后,金管会也公告将在今年三月推出「上市柜公司永续发展路径图」,目标于2027年完成全体上市柜公司之温室气体盘查,未来环保署也积极研拟相关配套,期待让中小企业一齐加入减碳市场,为保护地球环境而努力。
去碳行动对于以出口导向的台湾制造业、科技业来说尤其关键,除符合台湾相关法规与措施外,也需符合国际市场的查验标准与供应链绿化的浪潮,业者应及早做好合规管理及成本控管,以降低零碳经济所带来的财务衝击。ESG的概念势必需深植在企业营运发展与财务规画策略中,将永续发展与业务成果结合,引领企业升级,创造长期取胜的优势。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