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型态往往与人口结构与房价有密不可分关系,随高雄市区地价飙涨,建商开始转往外围推案,高雄以往主推透天案的二线区域如大寮、林园、冈山、梓官等区域,开始出现电梯公寓,或是华厦产品,诉求低总价与低公设比,民眾接受度大增。
南部传统买房观念,透天产品有天有地最受到民眾喜爱,不过随着地价飙涨,加上营建成本提升连带垫高房价,以前还能在外围区域买到的透天别墅,高雄人愈来愈难入手。
高雄房屋市场调查协会荣誉理事长蔡绍豪分析,建商在二线区域盖透天产品,以现在土地成本换算根本不划算,预算要拉高到首换价格才能买到首购产品;加上2020年台湾出生与死亡人口正式出现死亡交叉,也就是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人口结构改变也影响家庭购屋型态,新推案开始出现5楼电梯公寓、华厦产品,年轻人买房也较没负担。
市调显示,包括大寮、林园、冈山、燕巢、梓官之前推出的5楼电梯公寓,或是楼高9楼内的电梯华厦产品,多採1楼作为停车空间,2楼以上则是住家,类似「新加坡式」的住宅,强调低总价,加上户数少相对单纯,都在短时间内销售一空,尤其华厦4房与透天别墅的使用空间类似,但是价格便宜一半,民眾接受度高。
以建商的角度来看,虽然二线区域的容积不足以拉高盖大楼,但是相对目前缺工影响,大楼普遍要拉长施工期3~5年,电梯公寓、华厦公设比低,管理费比较便宜,又可以缩短工期,2~3年内能完工,预估未来这类产品会愈来愈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