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邻寧静港湾的古老仓库,数十年来陪伴打狗港从渔村蜕变,发展成航行世界的大港,也侧写高雄港在不同时代中,从繁华到回归寧静,没落后的再起和转型。漫长时光淬炼,回顾驳二仓库前身往事,20年来的改变和重生,让驳二仓库群以艺文的百变姿态,继续支撑着城市的灵魂。
20世纪初期,哈玛星、盐埕一带是热闹的港口,街道上挑夫、水手交杂着不同语言和口音摩肩擦踵,随着冒着白烟的火车进站,满载货物行驶岸壁铁道,直接将货物运送到沿线的仓库存放,在日治时期建设下,搬运货物,输通有无,打狗港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光景。
二战结束后,高雄港因遍布沉船,丧失港口功能,政府成立高雄港务局,处理打捞沉船、清理航道。歷经扩港工程后,港口载运量激增,让高雄港迅速繁荣。1970年代以后,全球海运模式改变,货柜取代改装货运,高雄港改以货柜出口为主,第三船渠浅水码头旁的港口仓库,渐失去光环,直到22年前国庆烟火寻找场地时,才打开了这片高雄港的时光胶囊。
驳二特区的「起家厝」,是P2仓库、C5仓库、月光剧场三栋仓库,老屋坚实宽阔的结构,成为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创作场域。2001年驳二艺术发展协会成立,催生推动驳二艺术特区作为南部人文艺术发展的基地,2006年市府文化局接手驳二营运,发展为集文创、餐饮、电影和各种展览进驻的复合空间,南台湾新萌芽的艺文种子逐渐成长茁壮。
25栋仓库,3大仓库群,分别乘载不同歷史回忆。蓬莱、大勇及大义三大仓库群,分别以连接道路命名,从大勇仓库群起家后,接着纳入特区版图的蓬莱仓库紧邻哈玛星百年铁道园区,过去是被高墙围绕的神秘地带,从高雄关税局和台糖公司取得使用权后,化身为一栋栋培力艺术、设计能量的多功能场域。蓬莱仓库群外围的围墙拆除后,与一旁的哈玛星百年铁道园区串联成一处美好的辽阔地带,2015年以哈玛星驳二线小火车开始运行,在高雄港区产业运输的歷史纹理之上,让民眾搭乘復刻版迷你蒸汽火车,穿越港都百年风景。随后「哈玛星台湾铁道馆」、实验剧场「正港小剧场」开放,艺文发信地再添一处。
最后回归驳二版图的大义仓库群,和其他两区的斜顶不同,拥有更宽阔的平顶挑高空间,市府将仓库分隔成10〜100坪大小不等的空间单位,让不同类型的品牌进驻,形成自成一格的工艺街区。而驳二的两个计画「文创人才驻市计画」、「驳二艺术家驻村计画」,也都是运用大义仓库空间进行。
自艺术特区成立以来,到驳二参观各类型精彩展览,前进大港开唱摇摆3月天,以及参与精彩市集和活动……成为港都生活的人们,不可磨灭的共同回忆。曾经被遗忘的老仓库走入高雄人的日常,形塑一种艺文和海风共存的生活态度。
梦想的脚步不停,高雄港湾的转变也不止步于此,作为2022台湾设计展的主会场,未来驳二艺术特区将不再局限于可视的25栋仓库,而会成为蓬勃跳动的文创心臟,以轻轨、捷运、大港桥联繫创意动脉,一边串接高雄流行音乐中心,一边延伸至哈玛星、盐埕歷史文化聚落,让源源不绝的创意能量传送到城市每个角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