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最大的喜憨儿庇护工场,日前于和发产业园区正式揭幕,庇护工场提供心智障碍者烘焙工作训练,在过程中从被服务者转化为服务者,而新落成的工场将升级化产能,让憨儿在更好的职场环境尽情发挥。
刚出炉的糕点传来阵阵奶油香,伴随着机器规律的声响,师傅们忙不停,揉麵糰、包馅、送烤箱、包装……埋头制作今天要出货给门市的麵包和点心。生产线上,有几位比较不一样的身影,动作可能不够利索,却按照步骤、有条不紊地把商品包装得漂亮整齐。他们是工场内的庇护员工,领有智能障碍手册的他们,以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从工作中传递每个生命独一无二的价值。
座落于高雄大寮和发产业园区的喜憨儿庇护工场,是喜憨儿基金会继义式料理、创作料理、生机锅物和喜欢你咖啡后,于去年底正式成立的高雄最大庇护工场,负责供应门市每日麵包糕点,制作喜饼、餐盒与电商产品。共300坪宽敞新颖的空间内,近18位全职庇护职员每天来打卡「上班」,另有6位憨儿工读生,协助分发、包装刚出炉的美味麵包,组装喜饼礼盒。
「庇护工场和一般生产线不一样,我们有就业服务员从旁协助庇护员工,注意他们的情绪和工作状况,协助与其他员工沟通。」负责南区产销的蔡佳容协理说。她表示,庇护工场的目的,是要训练身心障碍者独当一面,最终希望庇护员工能走入职场,拥抱更宽广的未来。
21岁的小婷是一名轻度身心障碍者,负责包装饼乾、麵包、西点等。小婷刚到庇护工场时,因为和就服员不熟,许多事情不敢主动确认,导致工作品质无法达到要求,经就服员了解陪伴后,小婷逐渐进入轨道,连程序最复杂、最要求手指精细度的包装吐司,也能够迅速理解并完成,其他庇护员工有需要帮忙,也会挺身而出,工作中的小婷,彷佛长了一双翅膀,有了拥抱梦想的力量。
「身心障碍的孩子参与工作劳动,最重要的是让他们不要待在家里,外出面对生活与人互动,可以激发他们的潜能,能力得到提升,生命也更有尊严。」蔡佳容说。庇护工场拥有完善的无障碍设施,庇护员工和一般员工彼此都要经过教育训练,对缺乏社会经验的身心障碍者而言,更容易作为跨出职场的第一步。
工读生阿成之前就曾在公司遭到歧视,很快就离职了,备感挫折的阿成以及父母,不知道该如何是好,直到他进入庇护工场接受训练,过程中阿成不仅本分工作做得很好,还额外跟组长学习喜饼组装、跑包装机的工作。找到自己正确的位置,阿成好像开窍一般,变得独当一面,现在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准备,转乘四趟车准时上班,不畏辛苦努力工作的模样,成为许多新进员工的榜样。
庇护工场协助身心障碍者用双手自食其力,而多元的教育训练,尾牙和员工旅游等活动,拉近他们与社会的关系,生活也变得更丰富。高雄市目前共有12家庇护工场提供170名身心障碍朋友工作机会,营业类型则包括餐饮、香皂、服饰制作、饮料及清洁服务等。而为疫情下艰苦经营的社会企业尽一份力量,政府也推出五倍券加码方案,持振兴五倍券至庇护工场消费,就会依五倍劵的额度现场加码50%,鼓励民眾透过消费做公益,支持身心障碍工作者成长,让他们朝未来展翅高飞。
本文作者:李瑰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