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2日报导,大陆多地粮食系统近来刮起反腐风暴,内蒙古3名「粮官」同时落马,辽寧集中通报7名「粮官」被查,浙江粮食系统今年已有27人被查等等,各地重拳整治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问题,一批蚕食鲸吞「硕鼠」「蚁贪」被揪出。

四川省纪委监委21日发布消息,四川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王青年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王青年长期在部队服役,2006年9月到四川省粮食局工作,直至被查。

同样在21日,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公布,今年以来,浙江省粮食系统已有27人宣告被查,其中8人主动投案。

浙江是大陆第二大粮食主销区,粮食自给不足,主要透过省外採购及进口来解决。然而在粮食购销收储领域,去年底以来,浙江一批国有粮食企业相关负责人被查,包括浙江省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傅安民等人。

「粮官」密集落马的还有内蒙古,2月11日深夜,内蒙古自治区纪委监委通报了3名粮食系统干部被查,包括自治区发改委前党组成员,自治区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前党组书记、局长张天喜;内蒙古白塔国家粮食储备中转库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经理樊俊祯;自治区储备粮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李建清。

这些人均为长期供职于粮食领域,任职时间甚至超过30年。

粮仓掀起反腐风暴的还有辽寧。2月17日,辽寧省纪委监委集中宣布了7名粮食购销领域党员干部被查,包括辽寧省粮食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林荣德,中央储备粮丹东直属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军等人。

2021年8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在全大陆部署展开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11月,公开通报10起典型案例,涉及业务主管监管部门、国有粮食企业,涵盖粮食收购、储存、销售等多个环节,涉案金额大、涉案人员级别高、危害后果严重。

例如,陕西省粮食局前党组书记、局长吴新成在储粮指标分配、工程承揽、企业经营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5945万余元(人民币,下同)。

山西省大同市地方储备粮管理中心前主任杨斌採取多报虚报购粮款、销售粮款不入帐等手段,贪污公款338万余元;指使下属和多名粮食经纪人,将销售粮款436万余元存入其个人银行帐户,用于购买股票、个人消费。

广东省佛山市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前党委书记、总经理刘日照在佛山市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採购小麦业务中,伙同他人通过报销虚假运输发票方式,侵吞公款126万余元;在获取储备粮代储资格、粮食购销、租仓代管等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贿赂137万余元。

去年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2021年度十大反腐热词,「粮仓硕鼠」成为十大热词之一,被解释为「胆大妄为、贪得无厌的『靠粮吃粮』腐败分子」。

今年初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深化粮食购销等领域腐败专项整治」被纳入今年的反腐重点工作。

#粮食 #储备 #购销 #系统 #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