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经发局长廖泰翔24日表示,高雄产业深受国际市场牵动,2019至2020年,因美中贸易战及COVID-19疫情影响,销售额连续2年明显下滑,但,2021年起,台商回流投资,加上疫苗普及接种率提高后,各国经济陆续復甦,带动产业需求逆势成长,高市府也把握机会招募包括半导体、5G资通讯及百货零售业等关键大厂投资高雄,布局后疫情时代市场。

廖泰翔指出,去年10月,高市府配合中央振兴五倍券,推出「高雄开就赚」活动助攻,带动服务业销售额成长,其中,受振兴的百货业,全年业绩达570亿元,虽居六都第二,但成长率9.24%,则为六都之冠,也远高于全国平均0.4%。

此外,同样受振兴的高雄KTV视听中心业、美容美髮业、以及美体按摩业,在全国平均都呈现负成长困境下,还分别逆势成长51.07%、9.9%、以及4.86%,成绩表现也都是六都之冠,他说,旅宿业则是成长9.96%,是六都第二,可见振兴相关活动有效,带动庶民经济復甦成长。

廖泰翔表示,高雄市长陈其迈2020年8月上任后,积极招商引资,累计各产业投资总额逾5000亿元,不仅台积电、默克、英特格、纬创、稳懋、日月光、三元能源等多家科技大厂,相继投资高雄,顶尖商企日商三井、洲际酒店、全联实业等,也都看好投资高雄,加上获中央大力支持开发的亚湾5G AIoT创新园区、桥头科学园区、仁武产业园区、以及楠梓产业园区,将全面加速推动大南方产业升级转型与经济发展。

高雄经发局表示,高雄市2021年营利事业销售额首度突破5.5兆元,比2020年增加逾1兆元,在疫情中逆势突围,除了受惠欧美爆量订单及「高雄开就赚」等振兴消费刺激,更显见市长陈其迈领导防疫有成,上任后「两年拚四年」紧紧紧施政,有效带动高雄产业及经济復甦。

经发局指出,高雄市2021年营利事业销售额年增23.28%,不只是六都之冠,也高于全国平均值的16.25%,其中,制造业成长幅度最高达34.94%,总销售额逾2.4兆元,主要是化学材料与基本金属,受惠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復甦,订单爆量。

此外,批发零售业表现也相当亮眼,销售额达1.8兆元,比2020年成长17.95%,加上三级产业的农、工及服务业的销售额,也分别成长38.35%、29.95%、以及16.41%,成长率均为六都之首。

高雄营利事业销售,在疫情下,创歷年新高纪录,台湾经济研究院产业发展处分析指出,高雄拥有深厚的工业基础,面对世界转变的局势,正是练功升级的好机会,在中央支持与市长陈其迈积极努力布局下,国内外大企业看好高雄未来发展,纷加码投资落地高雄。

此外,根据台湾经济研究院去年12月制造业景气最新调查,超过四成电子机械业、钢铁基本工业、机械设备制造修配业、运输工具业厂商,看好未来半年景气表现,今年则受惠新兴科技应用及数位转型持续扩展,具金属及石化等制造业强健基础的高雄市,未来营收可望再创新高。

#世界 #纬创 #台积电 #稳懋 #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