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可谓台湾小吃的「最佳绿叶」,其特殊味道搭配蚵仔麵线或肉羹等勾芡料理,可说是画龙点睛,但也有不少人对香菜恨之入骨,订定今(24)日为「国际讨厌香菜日」。不过,《自然科学杂志》研究指出,造成香菜评价两极的原因,其实和特定基因「OR6A2」有关,且香菜营养价值高,不仅是天然的解毒剂,也有延缓癫痫发作的效果。
今(24日)为一年一度「国际讨厌香菜日」,其起源可追溯到2013年,当时国外一群痛恨香菜的人建立了「I Hate Coriander」(我恨香菜)粉专,并订定每年2月24日是国际讨厌香菜日,深受反香菜人士支持。
不过,根据《自然科学杂志》研究指出,其实造成香菜评价两极的原因,与特定基因「OR6A2」有关。该研究发现,有些人体内有一个叫OR6A2的嗅觉受体基因,其受体基因可以接受到香菜中含有的「醛类物质」,导致部分的人会闻到香菜中较强烈的肥皂气味,因此拒绝吃香菜。
此外,农业儿童网指出,香菜其实富含各种维生素及丰富的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超过苹果、梨子等水果,胡萝卜素的含量也比番茄、黄瓜高10倍,不仅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有毒重金属,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可说是「天然解毒剂」。
美国加州大学也曾在《FASEB Journal》发表研究结果,表示香菜中的长链脂肪酸「十二烯醛」具有延缓癫痫发作的效果,虽然此研究尚未运用在人体上,不过未来深入研究,并将其运用在药物上,或许也可成为癫痫患者的福音。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