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时分,当大家已进入梦乡,是否却每每在这时候感到精神奕奕,格外清醒,总要到三更半夜,才会涌上睡意,连带白天也比别人晚起许多?研究发现,老是「夜猫族」的你,可能不只是作息紊乱所引起,也有可能是「基因」在作祟。
●基因变异 睡眠时间往后延
今年诺贝尔奖生理暨医学奖得主揭开了生理时钟的秘密,长庚医院睡眠中心主任陈泞宏指出,其中一项研究结果发现,人体内有名为「clock」(Circadian Locomotor Output Cycles Kaput)的计时基因,它会受到其他基因的蛋白质调控,改变生理时钟,包括cry1、cry2、per1、per2、per3等基因。
研究曾经发现,人体内建的生理时钟不是刚好24小时,大约落在24.3~24.4小时。如果把人放在不见天日的山洞内生活,依此生理时钟,人的睡醒周期会慢慢往后延(越来越晚睡晚起);但人类也受到外在因素的调控生理时钟,包括日照光线、饮食及运动等,得以把生理时钟调整为按照地球自转时间的24小时,有日夜的节律变化。
不过,当这些控制生理时钟的基因出现变异,内建生理时钟会往前或后移动,例如假设原本半夜12点睡觉,可能延后到清晨3点才有睡意,白天起床的时间也可能从早上6~7点,延后到上午9~10点才起床,陈泞宏说。
陈泞宏表示,虽然这样的基因变异会遗传,但先天带有这样基因变异的人不多;以国内大约四分之一的人有睡眠障碍困扰,不代表这么多人都是基因变异引起。极端晨型或极端夜猫型的人还是少数,多数还是因为违反「睡眠卫生」所造成,规律的睡、醒时间及饮食、运动,才是改善睡眠障碍的最重要的步骤。
●「稳定的」夜猫族 不会影响健康
新光医院睡眠中心临床心理师林晏瑄表示,不论天生带有这样的基因变异或个人长期以来作息、睡眠时间的延后,只要维持这样的规律性、晚睡晚起,没有对工作或生活带来困扰,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健康。
只是以大部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来看,如果半夜不睡觉、很清醒,别人白天在工作的时候自己却又想睡觉,就可能造成生活适应的困难,陈泞宏说。
比较需要担心的还有长期需要轮班、作息不断变动的人,这样的生理时钟可能会影响健康,建议就要调整到比较适合个人的睡眠和工作时间。
林晏瑄表示,目前睡眠医学会提倡,即使需要轮班,建议至少同样的班别要维持一个月,下个月再轮另一个班别,因为调整生理时钟最快也要一周,常常变动对身体是很大负担。
●作息紊乱 照射日光有助调整生理时钟
林晏瑄表示,若要简单测试自己晚睡的习惯究竟是基因变异引起还是生活紊乱所导致,可以利用一周的时间让自己作息规律,并排除掉让自己作息紊乱的因素,就能大致掌握自己的睡眠时间是否和一般人不太一样。
不过,专家强调,这项研究结果或即使发现自己可能带有导致生理时钟变异的基因,并不代表就能为自己紊乱的作息找到合理藉口。更重要的是,只要觉得自己有睡眠困扰,作息规划有困难,即可求助专业机构。
同时,这项研究也有助于未来若要研发帮助睡眠的药物,了解调控生理时钟的倾向或大脑想睡的化学物质,就不必再依靠镇定药物,减少许多副作用,林晏瑄说。
假使生理时钟混乱已经造成生活或工作的困扰,还是可以透过外在机制调整。陈泞宏表示,最常使用的是照射日光,因为光照中接近蓝光的波长能刺激眼球柱状细胞,经神经传导至下视丘,能抑制褪黑激素的分泌,进而调整睡醒时间回到正常睡眠。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