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铁公司条例官方版本出炉,台铁冻涨26年的票价也被提出来讨论。过去每逢谈到「台铁合理票价」议题,被引述率很高的台湾铁道暨国土规划学会,其实早在2018年就提及几项大原则。

首先,铁道学会认为,不要再用自强、莒光、復兴、区间等车种去区分票价,而应该以「通勤区间车」与「城际直达车」来思考票价结构。

目前全国轨道公共运输每公里运价皆大于3元、公路公共运输(公车、一般公路客运)是每公里2至3.25元。现行台铁通勤区间车每公里是1.46元,最小10公里起跳;铁道学会建议涨到每公里2.00元,最小10公里起跳。换算起来,目前台北到汐止是22元,就可以涨至30元;基隆到台北41元,可涨至57元。

「城际直达车」目前每公里2.27元,铁道学会建议涨到每公里2.70元,且舍去个位数零头。以此公式,目前台北到新竹是177元,就可以涨至210元;台北到台中375元,涨至440元。

其次,铁道学会认为,现行倾斜式列车如普悠玛号、太鲁阁号都比照自强号票价,其实不合理。倾斜式列车比自强号快得多,应把它省下的时间以「每分钟加收新台币1.5元」来计价,方便起见舍去个位数零头。例如,台北到新竹的自强号费时60分钟,新票价210元;普悠玛号仅需49分钟,新票价就该是230元。

不过,通勤区间车每公里仅涨至2元,是轨道运输和公路运输的「地板」,是否定价太低?铁道学会对本报说明:设定基础票价时,除考虑「台铁与其他公共运输」的对比之外,也须思考台铁本身票价的涨价率。

因为台铁票价已经被扭曲很久(民国84年迄今未调整),如果一次涨足,民眾可能无法接受;故学会先以「公共运输现有费率的地板值」来设定。

另外城际直达车的调涨为何不是跟高铁比价?铁道学会表示,通勤列车费率以地板值设定之后,其实快速列车和地板值之间的差异,主要来自于「时间成本」的落差。与高铁相比虽然看似直觉,但台铁与高铁本来就是基于不同系统服务的运输工具(另外的案例是桃园机场捷运,其费率跟高铁是同一等级),因此设定快速列车费率时,不会做跨运具的设定,而是与台铁自己比,相较于基础费率省下多少时间;而这个可节省的时间,就是旅客「拿金钱买时间」的差异数。

#票价 #台铁 #车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