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当地时间3月4日,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出席巴黎联合国校际委员会举办的专场交流活动,并发表主旨演讲。针对目前的国际新闻热点话题:俄罗斯军事攻击乌克兰已逾一周,美方暗示俄罗斯有中国背后支持才敢行动,卢沙野反驳,这根本是无稽之谈。
据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消息,卢沙野和法国师生发表演说时,谈到近期乌克兰局势骤变。他说,这实际上是欧美俄之间的事,中国却意外「躺枪」。美国务院发言人近日说中俄关系发展方向令人担忧,暗示俄罗斯有中国背后支持才敢行动。这纯属无稽之谈。
卢沙野指出,美国在建国不到250年的时间里只有20年没有对外发动军事行动,而新中国建国以来从未主动对外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中国同美国对和平的理解显然是不同的。中国为推动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发挥了建设性作用。中国坚定主张尊重和保障各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各国的合理关切应该得到重视和妥善解决。中国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外交努力,包括诺曼地机制。
「而美国做了什么?如果不是美国不断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推高紧张、渲染战争,乌克兰局势会不会走到今天?恐怕要打个问号。」卢沙野质疑,「美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对中国的批评,就像一个火上浇油的人,批评一个没有救火成功的人,是不负责任的。」
至于中俄关系,卢沙野表示,是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和美方以意识形态划线拉帮结伙搞集团政治、制造对抗分裂有本质不同,中国反对非友即敌的冷战思维,也不会效仿。
与此同时,中欧关系也经歷了波折。卢沙野指责,「去年3月欧盟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对华实施单边制裁,给双方关系造成衝击。经过长期艰苦谈判达成的中欧投资协定被欧洲议会搁置。同时,欧盟不断强化扩充一系列经贸工具箱,导致中国企业对欧盟投资营商环境产生担忧,对欧投资信心受挫。」
各界关心中欧关系未来将走向何方。卢沙野表示,不管是中欧关系能否走出当前面临困难,还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欧方怎么看待中国。欧盟自2019年3月提出对华关系「三重定位」,这3年来,中欧关系发展因此受到严重衝击干扰。
卢沙野表示,中方始终认为,中欧的歷史文化、社会制度、发展阶段不同,在一些问题上有不同看法很正常,但双方优势互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需求,共识远多于分歧,合作远大于竞争。合作是正道,对抗没有赢家。作为全球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如果能够在相互尊重基础上取长补短,形成合力,将是世界之福、人类之幸。
卢沙野表示,中法关系是中欧关系中,也是大国关系中最稳定的一组关系之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说过,中法携手能够改变世界。回望歷史,中法关系曾创下过许多第一:法国是第一个与新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庞毕度总统是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西方国家元首,法国是中国领导人首次正式访问的西方国家,还是最早同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建立伙伴关系的西方大国。
卢沙野表示,近年来,中法双方在国际事务中密切配合,携手推动达成歷史性的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为伊朗核、非洲等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马克宏总统上任后,中法关系继续保持稳定发展。两国元首实现互访,疫情以来更是保持密切沟通,先后八次通话。上个月,两国元首再次通话,就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意见,明确了下阶段中法务实合作的方向。
卢沙野表示,在元首外交指引下,中法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双边合作取得一系列具有开创意义的成果。去年,中法贸易额首次突破800亿美元,创歷史新高;农业合作成效显着,中方自法国进口农产品总额同比增长40%。这在疫情反覆、经济復甦迟缓背景下尤显难能可贵。中方高度重视中法关系和法国在欧盟内部的领导地位,期待法国能够在中欧关系中发挥更加积极的引领作用。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