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卫生福利部统计,心血管疾病或冠状动脉疾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在国人十大死因中排名第二,在先进国家排名第一。在台湾,2020年心臟疾病死亡人数为20,457,比前一年增加3.0%。一旦发生阻塞性CAD或心肌缺血或梗塞,将接续负担庞大医疗费用,因此CAD早期侦测、预防和治疗为现今各国重要课题。
●每日心跳超过10万次 关键的「冠状动脉」负责供心臟能量
中华民国放射线医学会顾问、前任亚洲心臟血管影像医学会理事长、长庚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林口长庚医院影像诊疗科部教授级顾问主治医师万永亮表示,心臟每天24小时需不眠不休地工作以供应全身充分的血液、养分和氧气。
一般成年人,每分钟心跳次数约70,而每跳动一次约输出70毫升血液,每天心跳次数约计为100,800次,因此心臟每天需输出7,056公升血液,而心臟所需的氧气和养分的血液是经由「冠状动脉」供应,分为右冠状动脉(RCA)和左主冠状动脉(LM),LM再分为左前降动脉(LAD)和左迴旋动脉(LCX)。
●CAD为猝死最常见原因 占心臟病八成
CAD是因心血管会随年龄老化和一些危险因子,使冠状动脉内壁脂肪沈积形成粥状硬化、血管径逐渐狭窄,导致供应心臟的血液、养分和氧气不足造成心肌缺血或梗塞,冠状动脉直径狭窄超过50%时,即可称为阻塞性CAD。
万永亮说明,CAD患者可能因运动或其他因素使心臟负担加重时,会产生胸痛、胸闷、心绞痛,呼吸急促或冒冷汗,疼痛有时会反射至颈部、左手臂或背部。CAD为心源性猝死的最常见原因,占所有心臟病例的 80%。临床上三分之一因CAD引发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在就医之前即会过世。
●CAD危险因子和早期检查的重要性
危险因子除了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抽菸和家族史外,还包括高龄、代谢症候群、血清CRP、三酸甘油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等等。除此之外,其中还有15-20%发生心肌梗塞或心血管事件的CAD患者平时却没有上述危险因子,民眾不易察觉。血管内斑块负荷的量化,对于心血管风险分级也至关重要。
因此万永亮强调,及早发现与治疗仍是关键。现今由于医学和科技的进步,可透过CT侦测冠状动脉的钙化指数 (CS),CS越高代表动脉硬化的程度越严重,发生CAD的机率就越大。CS严重程度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因子。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