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李海东9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指出,美国《纽约时报》两次引述「美匿名高官」称,中方在俄乌军事衝突前就了解俄方意图和计画,并捏造「中方要求俄方不要在冬奥会结束前採取行动」大加渲染。据《环时》查证文中所谓「匿名高官」来自美国白宫国安会。美方一会儿抛出「中国责任论」,一会儿又指责中方与俄站队,反对美对俄制裁。现在看来,美国并非真心想化解俄乌危机,而是试图在拱火乌克兰危机持续恶化同时,在亚太地区煽动针对中方的新危机。
李海东表示,首先,美方靠所谓「集团政治思维」解决危机,实际是在激化矛盾。
在乌克兰危机深度加剧之时,绝大多数国家都希望危机和衝突尽快缓解,和平尽快回归。但人们吃惊地发现,导致乌克兰持久战乱和欧洲大分裂的美方,却在政治和舆论两个关键领域内,一边继续拱火衝突各方持久相互消耗,一边仍盘算着将危机和分裂移植到亚太地区,并为此不惜毫无底线地编造关于「中国对欧洲事端有责任」的不实谎言。
李海东说,其次,化解国际衝突需要多方努力和多样化方式,包括中国在内的各方都可以展现智慧,劝谈促和,争取尽早达成停火协定实现和平。
8日下午,中国领导人与法德两国领导人举行视讯峰会,强调应共同支持俄乌和谈,推动双方维护谈判势头,克服困难谈下去,谈出结果、谈出和平。
在中法德领导人视频峰会中,中方主张各国主权、领土完整都应该得到尊重,《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都应该得到遵守,各国合理安全关切都应该得到重视,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都应该得到支持。实际上,在传统文化中,「和」是中国人最重要的思维观念之一,也包含中国人最高的价值追求。它是既包括基本理念、价值,又包括运用原则和方法的一个思想体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都体现出中国人的智慧。
中方宣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更加强调根据当事各方需要,同国际社会一道发挥积极作用。当务之急是避免紧张局势升级,甚至失控。而那种拉一方、打一方的方式只会造成矛盾走向激化。
德法等国在冷战后曾有以多极观念构建稳定欧洲安全的设想,但被美国以「绝对优势实力」固守所谓「全球领导地位」的实践所彻底否决。眼下,美国在最大限度地利用愈演愈烈的俄乌衝突,通过危机急剧强化北约的功能,试图推动一轮接一轮的高强度制裁实质性地持续削弱俄罗斯。这种美国式应对之道,只会导致美国/北约与俄之间你死我活式较量的持续恶化和欧洲分裂的加深。
就现实后果而言,冷战后美「冒险豪赌」执拗主宰欧洲的政策,已导致当前欧洲身处火药桶之上的恶果,这种冷战思维与集团政治逻辑如不及时扭转,当前俄乌衝突危机只会加剧而不会缓解,而且还可能扩散到亚太乃至全球更广泛区域。
李海东认为,因此,俄乌衝突危机化解之道重在对症下药:导致欧洲分裂悲剧的陈旧安全观念必须抛弃,包容性地践行《联合国宪章》与宗旨,以真正的安全不可分割原则推动各国重拾上世纪70年代「赫尔辛基精神」,为推动构建泛欧安全,而对欧洲安全架构进行再磋商再整合。这种大协调努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更为迫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