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位列我国十大癌症之一,且死亡率最高,尤其肺腺癌更是台湾民眾罹患的主要肺癌。为能有效诊断,台北荣总携手阳明交大,领先全球在活体利用基因剪辑技术,找到调控肺癌细胞生长与转移的关键环状RNA,并以此剔除致癌RNA,进而阻断癌细胞生长,可望研发癌末新药。研究成果获刊于今年2月的国际期刊《Cancer Research》。
阳明交大与台北荣总团队于今(11)日举行记者会,说明这项研究成果。在台攻读博士的奈及利亚籍Afeez Adekunle Ishola,与阳明交大药理所讲座教授邱士华、台北荣总医学研究部助研究员王梦莲、台北荣总胸腔部主任陈育民等人皆出席,共同说明发现环状RNA「C190」,扮演癌细胞分裂成长的重要角色。
邱士华表示,经研究发现,C190扮演了开启癌细胞分裂、成长的重要角色。且C190可在血清中侦测到,并反映癌细胞当下状态。这项发现让C190可以作为诊断非小细胞肺癌的非侵入式癌症临床诊断标记。
为此,研究团队利用CRISPR/Cas13a RNA剪辑技术,降低C190表现后发现,无论是在活体或非活体上都能降低癌细胞的分化与迁移,甚至抑制其成长。不仅再次证实C190基因在肺癌上所扮演的角色,也显示基因治疗合併RNA剪辑技术可以做为创新癌症治疗的发展方向。
阳明交大提到,这是首次利用基因治疗合併RNA剪辑技术,剔除致癌的环状RNA 190。有别于标靶药物阻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利用RNA剪辑可以直接针对关键基因阻断癌细胞的讯息传递。
邱士华提到,环状RNA是眾多RNA的一种,过去认为它是RNA在转录过程中的副产物,不具备主要功能,但近来的研究已经推翻这种观点。
邱士华指出,荣阳交团队过去的研究就已发现,肺癌末期病患的血液可测得较多的C190表现,而且有C190也意味着治疗效果较差,C190与肿瘤大小、侵犯程度、新陈代谢、存活率等息息相关。
阳明交大表示,这项研究发现发表于今年2月的《Cancer Research》。第一作者Afeez Adekunle Ishola就读于中央研究院国际研究生学程(TIGP),今年已获得阳明交大与中研院分子医学博士。此研究除受科技部及教育部深耕计画的支持外,亦和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携手建立跨国研究团队合作的模式。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