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重恩表示,对于未来中国提升劳动生产率空间,首先要搞好教育,特别是农民工子弟的基础教育,推动企业加大在职培训的力度,让职工创造更大价值,还要畅通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提升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
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衝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白重恩表示,「三重压力」比较精确地描述了当前中国的情况。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速目标定为5.5%左右。对于这个目标,白重恩认为是很进取的增长目标。中国的疫情时有出现,全球疫情防控面临很大不确定,而地缘政治衝突又增加了新的不确定性。这些对于消费增长有负面影响,同时不确定性让企业在做投资时更为谨慎,不愿冒险。
近年来,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一直在持续提升。今年2月,大陆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去年中国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人民币14万6380元/人,比上年提高8.7%。
白重恩表示,中国还不是最发达国家,人均GDP和最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所以有一定的后发优势,追赶的空间比较大,所以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会快于发达国家,劳动生产率也会跟着增长。
谈及如何挖掘增长空间,白重恩给出了三方面建议。
首先,要搞好教育。人力资本分两部分:劳动力的品质和可投入生产中的劳动力数量。教育程度跟人的生产力有很大关系。再者,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特别是劳动力市场中人员流动的效率还可以提升。此外,企业也要下力气更好地为职工提供学习机会。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