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先预期美国期中选举会以经济、物价通膨和新冠疫情将为最热门话题,在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后,政治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选民会着眼外交和军事议题,中国和俄罗斯威胁将再次跃升台面。
《美国之音》报导,2022年美国中期选举将在11月8日投票,美国公民将选出美国眾议院所有435个席位,以及参议院1/3的34个席位,这将决定美国会参眾两院由哪个党掌控。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威胁」被视为决定胜负的大牌,但也有观察指出,「中国威胁已是两党的共识,不会造成民主党与共和党分裂。
位于华盛顿的美利坚大学(American Univ.)公共管理与政策副教授卡普里.科法若(Capri Cafaro)表示,美国民眾的确对中国议题很关注,包括贸易、货币、台湾等问题。如果谈及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就是西方如何应对这场危机,理论上是在台湾问题上向中国发出信号。儘管台湾还没有发生什军事行动,但是,每个群体如何看待台湾独立的概念,是可以推断的。因此外交政策会是这次期中选举的主要推动力量。
美国《政治家》刊文称,一些州的国会议员基层选举中,「选民对新冠源头的争议、工业生产外包到中国和台湾海峡与日俱增的紧张局势很敏感」。
纽约城市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博士说,在针对中国的立场上,拜登上台后,基本没有推翻和否定川普对华政策,所以,中国威胁在两党之间很难说有太多的分歧和差异。拜登对华强硬立场,基本让共和党没办法找到可以攻击的机会。
位于华盛顿的民调机构皮尤研究所不久前在一份总结报告中称,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对中国人权政策的担忧都明显加剧,对中国持负面看法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美国加图研究所在一篇总结文章中亦称,「(美国)媒体观点对中国进行更广泛批评的趋势是显而易见的。」
代表密苏里州第4选区的美国现任共和党籍国会眾议员维琪.哈茨勒(Vicky Hartzler),也是跨党派组织「国会及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的成员。不久前,她发布了自己主持的四集专题片—「中国威胁」,她在影片中说,「美国面对大量威胁,不过,没有哪一个比中国威胁更加令人担忧。」
加州的民主党籍国会眾议员赵美心对《政治家》说:「我们所希望看到的竞选活动,是对中国的挑战和机遇进行具体说明,让选民瞭解情况并做出选择;但通常我们都看到,大家的言论听起来都简化为『对中国强硬』,意思模糊不清加上仇恨外族情绪……」。
美国《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杂志在题为「华盛顿必须准备同时应战俄罗斯与中国」的评论文章,指出美国「应该开发出一套战略,能够同时阻吓、并在必要时击败俄罗斯和中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