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年届七旬的三脚渡龙舟队员独自在在三脚渡码头旁练习划桨动作。(黄子明摄)
台北剑潭三脚渡码头边的几艘龙舟经常吸引许多民眾参观打卡。(黄子明摄)
一艘「舶爵五号」游艇行经台北剑潭段基隆河水域,与三脚渡浮动码头边的传统龙舟形成传统与现代的对比。(黄子明摄)
部分社会人士自发组成的龙舟队把划龙舟视为常态运动,除了在国内参加端午节例行比赛,也参加国内外划船竞赛,亚洲规模最大的同志友善龙舟队「彩虹重击龙舟队」(见图)不仅有团队服装、船桨,还有专业体能教练指导体能训练。(黄子明摄)
台北剑潭三脚渡码头边的龙舟公园有龙形水泥造景,两名儿童骑在龙头上嬉戏拍照。(黄子明摄)
疫情仍未解除,虽然户外水上活动可不戴口罩,但在三脚渡附近基隆河水域练习的龙舟队,仍有部分队员戴口罩操舟。(黄子明摄)
农历元月刚过不久,距离端午节还有三个多月时间,但龙舟赛参赛队伍早已开始秣马厉兵。
台北市最后摆渡口剑潭的三脚渡码头,平时摆放的几艘龙舟,可不是装饰品,除了当地的三脚渡龙舟队本身每周三天会用来练习,许多龙舟队也会利用假日,向「台北市三脚渡龙舟文化发展协会」租用龙舟在附近基隆河段操舟,浮动码头上偶尔会出现人满为患景象,桨具除了使用发展协会提供的木桨,也有许多人会自带划桨,专业化及讲究程度令人印象深刻。 由于龙舟竞赛激烈,除了划船技巧训练与团体默契培养,辅以科学化训练成为必要过程,一旁的河滨公园篮球场常见成群肌肉男练体能,有些团队还有专业体能教练负责重训与身体协调性指导,队员们个个古铜色肌肤,加上重量训练形塑出来的肌肉线条,看得出平日努力成果,也成了老渡口另类人文景观。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