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球提出加速减碳力道的目标,2050净零碳排也成为全球共识,《温室气体减量及管理法》修法草案2月7日已陈送行政院审查,其中徵收碳费更是修法重点。立委表示,由于双北、台中已研议低碳城市条例,当中要设置低碳基金跟财源,中央徵收碳费后应拨补3成给地方,协助减碳。

立法院社福及卫环委员会邀请行政院环境保护署列席报告业务概况,并备质询。

《温管法》自2015年7月上路后,环保署将修法并改名为《气候变迁因应法》,修法草案2月7日已陈送行政院审查,在整合各部会意见后将送到立法院,因应欧盟碳关税即将在2023年试跑,另因应欧盟去年7月提出「碳边境调整机制」,碳费徵收、企业碳盘查也成为修法之主要工作。

国民党立委蒋万安表示,台北、新北、台中都在研议低碳城市自治条例,也因为要求有相关基金与财源,建议中央徵收碳费后应该提拨3成给地方进行减碳工作,另为了帮助中小企业、弱势、劳工,一定要提拨一定比例的金费。

环保署长张子敬表示,碳费用在地方来减碳并不排斥, 但直接订定提拨比例并不恰当,假如订了3成,那其他如科研金费又要调整为多少?碳费用途和各部门支用会再进行讨论。

蒋万安另提到,台湾19多万家中小企业受供应链要求必须碳盘查,中央在碳盘查机制上必须量化,有了量化数据,企业才能制定有效的减排措施。

张子敬表示,287家大型企业己经在进行碳盘查,但秉持「由大到小」的原则,中小企业不会在第一优先纳管,但因为国际贸易上受供应链、产业炼要求,中小企业碳盘查需求将儘速建立。

蒋万安指出,碳费最重要的是和国际接轨,徵收费率欧盟要能接受,避免出口到欧盟很可能再被课徵一次,也应该要有徵收碳费对于减碳的成效评估。

张子敬表示,碳费不是为收而收,更不是缴100元、300元就没事,作为经济工具,设计上要能鼓舞产业愿意投资,例如缴税有累进费率,若适当节税就可以适用较低费率,费率机制应该更细致的思考。

#碳费 #减碳 #徵收 #碳盘查 #3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