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动产交易纠纷时有所闻,根据内政部不动产资讯平台最新统计,2021年高雄各类不动产交易纠纷发生次数总计232件,纠纷来源为仲介、建商,最多的不动产纠纷原因以「房屋漏水问题」、「终止委售或买卖契约」、「隐瞒重要资讯」等3种情况最常发生,其中漏水问题居冠,随高雄房市大热,条件、价格谈不拢,反悔导致交易不成件数也开始增多。
根据内政部最新统计,2021年高雄共发生232件购屋纠纷,与2020年189件相比,出现22%的成长,若以单季来看,2021年以第4季纠纷最多,达85件,全年纠纷来源仲介占130件,其余为建商纠纷102件。
纠纷前5名原因以「房屋漏水问题」居冠,达48件,「终止委售或买卖契约」、「隐瞒重要资讯」分别达23件,并列第2名,第4名为「服务报酬争议」共8件,以及第5名「标的物贷款问题」共6件。
在房屋交易纠纷中,漏水问题很常见,2021年以房屋漏水问题最多,占比20%,尤其高雄屋龄超过30年的老屋占一半以上,因此漏水相当常见,合心开发执行长李正聪指出,建议民眾购屋前、后一定要重视看屋、验屋的过程,或是挑选有防水保固的品牌建商购屋,后续较有保障。
随近期房价急涨,市场出现反悔想终止购屋契约的纠纷也增多,中信房屋营销企划部副理江龙名表示,「终止委售或买卖契约」中「终止委售」指的卖方与仲介所签的「不动产委托销售书」,后者「买卖契约」就是买方与屋主的购屋契约。纠纷常见于条件、价格谈不拢,反悔导致交易不成。或是近期买卖双方受台积电进驻影响,出现急买急卖的现象,这时就容易发生毁约、终止契约等纠纷。
至于「隐瞒重要资讯」部分,以往隐瞒原因多为凶宅漂白、产权纠纷等,随房市交易火热,开始有预售屋纠纷。2021年高雄发生消费者透过仲介业者向预售屋第1手屋主购买该屋,支付斡旋金10万元后,才知道另需准备85万元现金给予第1手屋主,买方认为业者未说明清楚导致误判,要求无条件解除契约未果,衍生消费纠纷。后续依消费者保护法第43条规定,经地政局与业者及买卖双方协商后,卖方同意将斡旋金无条件全额返还并解除契约。
江龙名提醒,民眾购屋时,不必急着签约或给付订金,应多查查相关法规、房屋资讯;李正聪则建议,需注意契约是否已逐条确实审阅,消费者应清楚了解自身权益,以免造成纠纷。
高市府指出,消费者如遇到此类争议,可透过行政院消费者保护会线上申诉系统的网站提出申诉,或向高雄市消费者服务中心(上班时间拨打1950专线)谘询与提出书面申诉,以保障消费者权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