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于旗津349年的市定古蹟「旗津天后宫」歷经三年多的闭宫修復,终于在日前完工,重启这国家级的宗教与文化资产。拥有精美的雕刻、剪黏、泥塑、木雕等工艺,旗津天后宫犹如一座民间艺术的博物馆,引导人们穿越3百余年前的打狗港,见证歷经世纪流转的天后风华。

旗津的发展,如同高雄的歷史缩影。这座孤悬岛外的沙岛,过去为船舶往来停泊的交通重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廷签订天津条约,旗后成为通商口岸,一时商贾云集、街市兴旺,在城市发展重心转往新兴的哈玛星、盐埕埔之前,旗津作为最繁荣的通商港,坐拥着高雄的政经蛋黄区。

从往昔最热闹的轮渡码头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天后宫巍峨的燕尾脊。建于明郑时期的旗津天后宫,是高雄第一座奉祀妈祖的庙宇,数百年来香火鼎盛。一如臺湾其他城镇「先有庙、再有聚落」的发展歷程,旗津街市商埠围绕着天后宫展开,老旗津人说,日本时代的旗津庙前街,两旁尽是气派洋行,商人要做外贸生意,得先搭船到旗津,再回盐埕埔。迄今,天后宫周边仍是旗津人潮络绎不绝之处。

旗津天后宫是高雄第一座奉祀妈祖的庙宇,数百年来香火鼎盛。(摄影/Carter)
旗津天后宫是高雄第一座奉祀妈祖的庙宇,数百年来香火鼎盛。(摄影/Carter)

作为高雄的「元祖天后」,旗津天后宫在信眾心中的地位不言而喩,早期打造新船,照例得在庙前绕三圈,向妈祖祈求航海平安满载而归方能下水。多年守护高雄渔业,也流传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像是「乌鱼拜妈祖」,诉说早期旗津渔民为讨生活,捕捞乌鱼不知节制,乌鱼一气之下而向旗津妈祖告状,于是妈祖降旨告诫人类,每年冬至过后15天就该停止捕捉。逃过一劫的乌鱼,会在产卵后洄游至高雄港内并在海面跳跃,就像在跟妈祖答谢呢!

「龙虎堵石雕墙」为中西合併的设计,展现旗津的商埠文化。庙内石雕墙除了中式传统龙、虎之外,当时的匠师在上方的水车堵带入西式风格。(摄影/Carter)
「龙虎堵石雕墙」为中西合併的设计,展现旗津的商埠文化。庙内石雕墙除了中式传统龙、虎之外,当时的匠师在上方的水车堵带入西式风格。(摄影/Carter)

此次大整修为自民国37年整建后又一次大型修復工程,庙方请来国宝级工艺大师,把木雕、剪黏、彩绘等装置艺术清洗重整、修补脱落的剪黏碎片,依古法如旧修復。旗津天后宫陈冠铭主委说:「经歷这次整修,有些民眾说怎么天后宫变『新』了,但其实我们都是以古法修缮,这些缤纷的剪黏和彩绘,才是原本的样貌。」同时他也期许:「旗津天后宫努力争取升格为国定古蹟,希望让传统工艺和旗津文化能继续传承。」天后宫重新敞开面向轮渡码头的大门,也欢迎民眾走访旗津时,先来天后宫感受女神魅力,跟妈祖拜个码头,祈求平安好运,也欣赏精致细腻、风华绝代的宗庙艺术。

达人带路带你看天后宫

由旗津天后宫陈冠铭主委带路,一探修復完成的天后宫必看重点与建筑秘密。

双龙泥金画与鳯凰、麒麟擂金画:妈祖、注生娘娘与福德正神的神龛后贴,为文化部认定之传统工艺保存者许良进所绘作,有别于一般寺庙惯用的画金或贴金方式,许良进改採「泥金」与「擂金」之绘作方式来呈现低调柔和的黄金之美。(摄影/Carter)
双龙泥金画与鳯凰、麒麟擂金画:妈祖、注生娘娘与福德正神的神龛后贴,为文化部认定之传统工艺保存者许良进所绘作,有别于一般寺庙惯用的画金或贴金方式,许良进改採「泥金」与「擂金」之绘作方式来呈现低调柔和的黄金之美。(摄影/Carter)
正殿龙虎墙彩绘:「秦叔宝、罗成双比武图」、「辕门斩子图」等壁画,是国宝级彩绘大师陈玉峰所绘作之作品。(摄影/Carter)
正殿龙虎墙彩绘:「秦叔宝、罗成双比武图」、「辕门斩子图」等壁画,是国宝级彩绘大师陈玉峰所绘作之作品。(摄影/Carter)
天后宫的建筑秘密:看似再简单不过的门口地板石阶,实际上是建庙先人当初渡海来台时,船只内部所使用的压舱石。将其制作成台阶,也代表先人们落地生根的涵义。(摄影/Carter)
天后宫的建筑秘密:看似再简单不过的门口地板石阶,实际上是建庙先人当初渡海来台时,船只内部所使用的压舱石。将其制作成台阶,也代表先人们落地生根的涵义。(摄影/Carter)
百鸟柱:雕刻一百只栩栩如生的鸟禽,匠师以石头的刚搭配鸟的柔,呈现精湛工艺与刚柔并济之美。(摄影/Carter)
百鸟柱:雕刻一百只栩栩如生的鸟禽,匠师以石头的刚搭配鸟的柔,呈现精湛工艺与刚柔并济之美。(摄影/Carter)
鉴观不爽匾额:光绪十五年间鳯山县正堂李鑑(县太爷)所敬立之匾额,用以表达神明赫赫在上,赏罚人间善恶功过,不会有分毫差错。(摄影/Carter)
鉴观不爽匾额:光绪十五年间鳯山县正堂李鑑(县太爷)所敬立之匾额,用以表达神明赫赫在上,赏罚人间善恶功过,不会有分毫差错。(摄影/Carter)
镇殿千里眼、顺风耳:每间妈祖庙必配祀的两位将军,旗津天后宫的镇殿千里眼、顺风耳将军为泥塑所制,其精美的身形比例与神韵,在各地妈祖庙中是最为少见的。(摄影/Carter)
镇殿千里眼、顺风耳:每间妈祖庙必配祀的两位将军,旗津天后宫的镇殿千里眼、顺风耳将军为泥塑所制,其精美的身形比例与神韵,在各地妈祖庙中是最为少见的。(摄影/Carter)

本文作者:李定远

《高雄画刊》2022/03
《高雄画刊》2022/03
#旗津 #元祖女神 #天后宫 #妈祖 #剪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