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举、庙会、车水马龙的喧嚣,台湾本质上不是一座安静的岛屿,但是国家文艺奖得主、编舞家何晓玫,把台湾定调为「默岛」,并透过舞作呈现这座「安静的岛」,推出作品《默岛新乐园》,她表示,「当大家在拚音量的时候,反而什么都听不见,听不见自己的声音,听不见别人的声音。」
何晓玫表示,「整出舞作呈现庙会现场的欢腾、人潮带来的惊恐感,同时又有对神明的崇敬,这是台湾人的生活文化。」何晓玫表示,她在参加遶境时,看见一种人与人之间真实的关系,「那是人和神之间的『交陪』,传递一种爱和对生命的期许,我们用一种浮夸、很多元的方法去展现它。」
何晓玫1963年出生于宜兰,自幼习舞,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舞蹈硕士,于2010年创立自己的舞团「MeimageDance」,现为台北艺术大学舞蹈学院院长。
在舞作里,三名舞者站在3公尺高的特殊装置高台上,像是神明出巡,也像是芭比娃娃,有时又是俏皮女郎,既是人,也像神,接受台下的观眾朝拜、跟随。
何晓玫表示,台湾街头到处都有舞台,「十字路口是交通义警或警察指挥交通、为社会服务的舞台,也是拿着广告看板打工的人的舞台,路边的橱窗是槟榔西施的舞台,我小时候看到的艺阁,我们将这些生活的舞台融合在一起。」
何晓玫透过舞作也回顾自己的成长经验,在她的童年回忆里,曾经看过艺阁车上的小孩表演,「还有竹竿上有小孩,有人会抱着竹竿上的小孩跑来跑去,像捏麵人一样,艺阁车也都很漂亮,很特别。」
何晓玫表示,台湾人很有自己的生活方式,那是一种自在感,「就像在高台上人所扮演的神明,可以是高高在上很有距离感,但下一秒又会跟人要水喝,一秒变神、一秒变人的状态,这种自在切换,很台湾人。」
也因此,在音乐的使用,有混音、日本民谣、台语歌曲,歌手伍佰的歌曲,还有西方管弦乐曲,街上行进的管乐队,多元且综合,何晓玫说,「对各种文化很有生命力和包容力,这就是台湾。」演出将于4月28日至5月1日在台北表演艺术中心蓝盒子登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