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进入后疫情时代,民眾待在家的时间变长,感觉无所适从的人们,纷纷把脑筋动到自家的庭院。根据美国媒体报导,美国新园丁大量增长约1,600万至2,000万人,无独有偶,苗圃、居家修缮DIY店和园艺中心订单也应接不暇,「卷起袖子做园艺」一时之间成为大眾缓解压力、维持身心健康的最佳方式。除了风靡国外,近在大台北的板桥区,也有「发现之旅」专卖一楼庭院住宅产品,成为这股园艺风潮中的大热门。

拾花弄草、抚触植物有多疗癒?近年国外兴起将园艺疗法作为替代疗法(辅助医学)的一种,根据美国研究报告指出,在庭院、阳台栽种植物所产生的有效运动,可降低阿兹海默症发生风险,预防老人痴呆;另一项美国心理学会的报告指出,观看树木散落等自然景观影片,受试者的血压和心率在3分钟内即开始下降。从上述研究中得知,园艺活动可延伸减缓压力,改善认知功能与身体机能。

板桥亚东站「发现之旅」每户私拥8-22坪专用庭院,相聚有园人引房市风潮。(图/发现之旅提供)
板桥亚东站「发现之旅」每户私拥8-22坪专用庭院,相聚有园人引房市风潮。(图/发现之旅提供)

野趣休閒生活风靡台湾,俬花园社区成房市绿油金

园艺风潮正夯,也顺势将这股趋势吹进台湾,一名网友在PTT《home-sale》版上提到,「父母现住在北市老大楼中,但因为阳台外推没有空间种植花草,因此想找个有一楼庭院的房子。」诸如演艺圈长青树白冰冰,即在自家豪宅打造日式禅风院子;冒险王宥胜日前在YouTube公开耗时一年自建的家,也谈到最满意的就是亲手开辟的大庭院。

但大台北都会区地狭人稠,独门独苑的庭院住家一席难求,根据地产网站显示,此款独户型产品价格通常较同地段社区菁贵许多。或是前几年流行回乡置产田间别墅,不少人才发现,没有了保全系统保障,不仅难以兼顾惬意与安全,再者,熟龄族群须考量居住环境是否便捷,过于远离医疗机能也是一大问题。许多民眾盘算下来,「社区型的庭院住家」就成为自然与生活机能兼备的合适选项。

楼高6米对庭园大面开窗,为室内引入自然风光,让健康与生活更近。(图/发现之旅提供)
楼高6米对庭园大面开窗,为室内引入自然风光,让健康与生活更近。(图/发现之旅提供)

板桥3万坪生态社区,「发现之旅」宽植庭院梦想

想在自家享有绿意,不必苦远郊乡追寻,在板桥就有3.3万坪的「园中院」生态社区。日胜幸福站「发现之旅」社区绿地面积高达2.5万坪、绿覆率超过150%,堪称市心的绿色宝矿。全区蕴藏12万株乔灌木与6座跳岛湿地,整年的固碳量最高可达3001公吨,制氧量约等于197公顷的人工林,相当于整座社区就是一座自然生态公园。

走近一楼住家,每户享有8-22坪专用庭院,可以绿覆、休憩弹性规划使用,爸爸想做推竿果岭、妈妈打造开心农场、爷奶在庭院沏茶,领儿孙共游大树童年,当日常生活充满鸟鸣蝶舞,享受飘散雅致的草木清香,每个人的理想心「院」就在近处实现。

门外聚生态、门内聚三代,楼中楼跨代共居的浓绿生活

日胜幸福站「发现之旅.」格局採6米楼中楼“高”明设计,对庭院大面开窗,把最多自然风光引进室内,凡是家人活动的地方,健康空气不分公私领域,如影随形。更难得的是上下层双主卧规划,一楼打造偌大的孝亲房与小孩房,二楼仍享有主卧室与独立完整卫浴,让空间plus、愿望plus,室内室外无疆界。

楼中楼格局规划,可上下分层、跨代共居,维繫独立与亲情最适切的距离。(图/发现之旅提供)
楼中楼格局规划,可上下分层、跨代共居,维繫独立与亲情最适切的距离。(图/发现之旅提供)

专售一楼庭院宅,6米楼中楼,60-70坪

礼宾专线 : (02) 8275-2233

接待会馆:新北市板桥区合宜路145号

#庭院 #园艺 #社区 #绿意 #楼中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