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编舞大赛首奖编舞家赖翃中近期推出新作《嶙峋》,舞动生命的爱与痛。(刘振祥摄,翃舞制作提供)
国际编舞大赛首奖编舞家赖翃中近期推出新作《嶙峋》,舞动生命的爱与痛。(刘振祥摄,翃舞制作提供)

国际编舞大赛首奖编舞家赖翃中近期推出新作《嶙峋》,舞动生命的爱与痛。他表示,这部作品酝酿已久,「嶙峋这两个字对我而言很美,既是形容山石堆迭的景象,也能形容人消瘦的模样,刻画着时间带来的变化。」

赖翃中表示,他在2014年跟着国家文艺奖得主古名伸老师去太鲁阁,「当时我看到山壁高耸的样子,感到折服且敬畏,究竟这样的山景是如何造成?而我们脚下的土地又是如何诞生?进而延伸我对人存在的思考,在大自然面前,也特别感觉到人的渺小。」

于是,2017年赖翃中以嶙峋为题,为焦点舞团编舞,他表示,「当时有18名舞者,以肢体模拟山景的营造。」如今再重拾这个题目,舞者编制人数变少,赖翃中开始思考,如何透过肢体成现更多的人性面和情感。

赖翃中来自高雄,毕业于北艺大舞蹈系,曾以作品《Birdy》拿下西班牙布尔戈斯国际编舞大赛首奖,并在2017年成立自己的舞团「翃舞制作」,积极发表创作。同时也曾以作品《守》,获得德国汉诺威国际编舞大赛第三奖。

近年歷经疫情,赖翃中有更多思考与安静的时刻,赖翃中说,「嶙峋」二字带给他更多启发,「艰困的环境,能激发出不一样的事情,像是山景也是经过板块碰撞,才成为眼前美景。」

在舞作里有个双手合十的动作,赖翃中表示,这并不是宗教的符号,「而是有多种变化,双手合十时,可以是拍手鼓励人,也像是鸭子的嘴巴,在呢喃碎念,往前刺时,又变成矛和利刃,放在头上,又成了祈祷的模样。同样的动作,却有各种不同的寓意产生,这很人性。」

而生命里无法避免的爱与痛,对赖翃中而言,是一体两面,最终仍是圆满,「所有我们给出去的事情,最后都会回到自己身上,要怎么收穫先怎么栽。」为此,舞作里舞者们也围成一个圆,连载一起,形成高低起伏的嶙峋。演出将于3月25日至27日,在台北水源剧场登场。

#嶙峋 #赖翃中 #国际编舞大赛 #山景 #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