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4、5月,台湾都会有大量紫斑蝶由南返北部繁殖,但在全球暖化的影响下,蝴蝶越冬的生态也跟着减少。导演詹家龙耗时5年、花费数百万元拍摄纪录片《消失的紫斑蝶》,规画进行校园推广,将透过公益放映邀请学生到戏院上一堂宝贵的生态课。
2000年开始,詹家龙接下政府委托的生态研究与復育工作,开始积极推动民间紫蝶义工培训、四处演讲与筹办活动。他表示:「以前我都在跟蝴蝶讲话,一直到保育紫班蝶之后,才开始跟人讲话,反而让我理解到要怎么保护牠。」
为了自己最爱的蝴蝶,詹家龙也从追着蝴蝶的男孩,成为了串联全台行动的号召者。2007 年,他集眾人之力,推动「国道让蝶道」保育措施,每年清明前后,国道三号林内路段都会为北返的紫斑蝶设置护栏、必要时还会封闭外侧车道,确保紫斑蝶的「返家安全」。
「人类需要与其他物种共存,即使牠们是微小的蝴蝶。」詹家龙表示,与蝶共存的行动,需要让大眾看见,因此他扛起沈重的摄影设备走进深山,希望捕捉每一幕曾感动他的画面,因而诞生纪录片《消失的紫斑蝶》。
为了捕捉瞬息万变的生态变化,制作团队除了耗费大量心力蹲点观察,也使用4K、1000格高速摄影机捕捉生物细微变化,更动员5000多位义工投入紫斑蝶保育行列,同时也曾意外拍下预期之外的惊喜画面,像是蝶蛹羽化过程中的顏色变换、蝴蝶也会有「车祸」的场景,每一格都是难以复制的自然奇观。
「我希望大家发现,原来有蝴蝶,真的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詹家龙表示,儘管纪录片已经拍摄完成,后期的制作与上映费用等庞大资金缺口,可能让《消失的紫斑蝶》无法在大银幕上让大眾看见。
为了不让导演与制作团队的努力白费,团队发起《消失的紫斑蝶》纪录片制作暨校园推广计画,希望可以集结大眾力量,在募集第一阶段纪录片的后期制作、以及第二阶段海内外发行费用。更多计画内容可参阅官网:(https://backme.tw/ref/mYD2r/)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