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诊时要怎么跟医生说明症状才妥当?禾馨民权健康管理诊所院长林相宏分享,曾有一名自称有胃食道逆流的30岁女性来看诊,结果检查后才发现,她罹患的是「食道弛缓不能症」,与胃食道逆流大相径庭,因此呼吁,大家看诊时应详细的把身体变化及感受说出来,而不是劈头就说自己得了什么疾病。
禾馨民权健康管理诊所院长林相宏在脸书粉专分享,曾有一名30岁的女性到诊所看诊,劈头就说自己有胃食道逆流,但吃药半年都不见好转,咖啡、甜食等禁忌食物也都戒了但还是没有用,以前也曾照过胃镜,医生也说是胃食道逆流。
林相宏详细问诊后得知,患者每天都会吐,尤其是吃饱饭后,或吃到比较硬、乾的食物,都会吐的更厉害,一躺下食物和水会直接衝上来,经常因此呛到咳嗽不止,且半年内已经瘦了5公斤。
林相宏心想,上述症状跟典型胃食道逆流的症状不太一样,便重新帮她照了一次胃镜,结果发现,患者的食道里面滞留了不少液体,而且食道口非常紧,还要花点力气胃镜才能进到胃部,怀疑患者是罹患与胃食道逆流相反的疾病,叫做「食道弛缓不能症(Achalasia)」。
林相宏解释,食道弛缓不能症就是由于食道口过紧、无法放松,导致食物过不去;而胃食道逆流则是贲门过松,导致食物从胃逆流上来。事后患者做了进一步的检测后,确诊为食道弛缓不能症,而这项疾病的治疗方式与胃食道逆流可说是天差地远,因此患者才会一直好不了。
林相宏提醒,看诊时应该告诉医生不舒服的「症状描述」,并详细的把身体变化及感受说出来,而不是劈头就说自己得了什么疾病,否则可能误导医师诊断,也无法得到正确的治疗。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