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二十九日,万里晴空,彷佛不曾飘过雨一般。我为了看张国荣的星牌和纪念展来到位于尖沙咀的「星光大道」,星光大道的地面上镶嵌着眾多印有香港明星手印和签名的星牌。与其他明星不同的是,唯有张国荣的星牌上没有手印,因为这条星光大道是在他走后才建成的。
位于星光大道的报亭式商店贩售着与张国荣有关的纪念品,其中最有趣的是一套可以自由更换各种衣服的纸人偶。张国荣从一九九九年到二○○○年间,在中国、马来西亚、日本、美国和香港举办了长达八个月的「热.情演唱会Passion Tour」,而这套纸人偶的设计正是源自于这场演唱会。「热.情演唱会」的服装设计师尚—保罗.高缇耶(Jean-Paul Gaultier)是《阿飞正传》和《春光乍泄》的头号粉丝,他为张国荣设计的舞臺服装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据悉,这位设计师只为玛丹娜和张国荣量身设计并制作过舞臺服装。然而,当看到涂抹红唇、脚踩高跟鞋的张国荣穿着高缇耶设计的裙子登场时,口无遮拦的媒体开始大做文章,信口开河地说:「张国荣终于出柜了。」
我站在星光大道,垂头看着他的星牌,周围一片吵杂。早有耳闻刘德华在中国很有人气,果然观光客们都聚集在刘德华的星牌周围;与之相比,张国荣的星牌则十分冷清。我转过头,背对着尖沙咀的美丽海景,望向纪念张国荣的展览。
(本文摘自《永远的哥哥张国荣》/尖端出版)
【内容简介】
★全彩精装典藏版!韩国yes24网路书店读者近满分好评!
★收录逾200张珍贵照片及王家卫、吴宇森、狄龙、谭家明等人之採访内容。
★知名电影记者朱晟彻,以电影与张国荣曾合作之人员一同缅怀传奇巨星张国荣。
最绚烂的烟火,最坚强的泡沫──
永远的哥哥,张国荣。
▍多希望幕永不落下──探寻张国荣的始与终,抚摸他留下的每一处痕迹。
「张国荣走后,香港电影圈从正方形变成了三角形。」──吴宇森导演
2003年4月1日,香港电影失去了重要的一部分;
他的离世,象徵着一个时代的落幕。
张国荣(1956年9月12日-2003年4月1日)为香港流行音乐界和影坛的传奇巨星及标志性人物,亦为华人流行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身兼歌手、作曲家、作词家、演员与导演等身分的张国荣,为演艺圈多栖发展且最具代表性的艺人之一,他于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为华人世界带来深远且强大的影响,于2010年获选为CNN「过去五十年闻名全球的五大指标音乐人」与「史上最伟大的25位亚洲演员」。
热爱且孰悉香港电影的韩国知名电影记者朱晟彻,将从业逾20年间数十次访港追寻张国荣足迹的珍贵资讯、曾与张国荣合作且关系密切的相关人员访谈,与张国荣的音乐、电影作品交织并串起张国荣的一生。作者在此过程中「学会了如何道再见」,完成此部对哥哥张国荣的致敬之作。本书透过12个关键字带领读者重返80年代,追忆张国荣的生活、爱情、电影、歌曲,以及种种幕后鲜少人知的细节。
▍追忆「永远的哥哥,张国荣」,他们说──
吴宇森导演:
「在《英雄本色2》里可以看见子杰的葬礼和画的遗照。虽然不是照片,但当时的张国荣看到自己的遗照是什么心情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每次想起那时候,我都觉得很对不起他。」
李仁港导演:
「我原本是一个偏好快剪辑的人,但张国荣是那种静静地看着,也会觉得很美好的人。所以我没分镜,就让镜头一直跟随着他。」
谭家明导演:
「剪辑《阿飞正传》时,我彻底被张国荣的演技震慑住了。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王家卫会被他迷住。」
狄龙:
「过去从来没有人夸奖过我的演技,但大家在看过《英雄本色》之后,都对我的演技给予了好评。这都要归功于国荣。」
成龙:
「哀而不悲,张国荣在我面前一直都是个笑容满面的弟弟。」
【作者简介】
朱晟彻
2000年加入电影月刊杂志《KINO》,自2007年开始于韩国电影周刊《Cine21》工作,2013年担任该杂志之採访组组长,期间专访过成龙、刘德华、梁朝伟、李连杰、杨紫琼、甄子丹、杜琪峯、刘伟强、许鞍华、关锦鹏和彭浩翔等知名香港电影人。着有香港旅游书《假如第二次去香港》、收录2009年釜山影展杜琪峯Master Class和专访的《杜琪峯》,以及收录韩国电影匠人专访的《8名韩国电影匠人》。
「我总觉得自己更喜欢周润发、刘德华和周星驰,但在所有喜欢的电影中都有张国荣的身影。我总是把他排在后面,但越想忘记就越是记得清楚。我没有见过他,因为在我担任电影记者之后,他的电影便再也没有在韩国上映了,因此我遇到香港电影人时总会问起张国荣。我想留住他的一点一滴,《永远的哥哥张国荣》是我对他迟来的告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