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清明时节将至,又到了追思逝者、缅怀先辈的日子。今年大陆多地散发疫情阻挡了不少人归家的脚步,于是云祭祀、代扫墓火了起来。但是找人代为扫墓、烧纸钱都有明码标价,这钱你「烧」得起吗?
★清明无法归家?云祭祀、代扫墓正流行
近日,大陆民政部召开2022年清明节祭扫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提出大力推广网路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大陆多地民政部门也先后推出网路祭扫等线上服务,不少地方公墓全免费代亲祭扫。市民可通过登录当地殡仪馆云祭扫网站或微信公眾平台在线祭扫平台来悼念逝者。
据中新财经报导,一些经营性墓园也推出云祭奠和有偿代扫活动。如,位于上海的某墓园「云纪念」服务,只要点击亲友姓名,即可进入纪念馆,点击虚拟祭扫,线上表达对亲友的思念,还能为亲友「放灯祈福」。
报导称,园区还提供代客祭扫服务,分为不同价位的套餐,其中35元(人民币,下同)的套餐,服务流程为工作人员准备好相应套餐物品,前往现场。到达现场后虔诚默哀一分钟后,然后献上鲜花一束、站立三鞠躬默哀,整理现场。260元的套餐,服务更为丰富,还包括擦拭墓碑、点香烛、献上大束鲜花等。服务完成后,均可收到祭扫照片推送。
★私人「代扫」动辄几百上千,代磕头另收300元?
除了这些大型墓园推出的「代扫」活动,一些人还搞起了私人「代扫」。
「清明节代扫墓,会哭、会叫、会闹,在线预约」,「XX地区,代扫墓、献花、买祭品、上香」……打开某二手交易平台,会发现有很多代祭祀的帖子,普遍以自己所在城市及周边作为服务范围,定价从几元到上千元不等。
报导称,不少服务范围与墓园提供的服务并无明显差别。如一个定价1000元的「代扫」,服务范围包括墓碑、墓穴周围清扫,放置供品、鲜花,视频录影等。不过另一个定价1000元的「代扫」,除了基本服务外,还可以叫哭。
一位提供北京地区代祭祀服务的商家告诉记者,自己299元的收费里,仅包括打扫、两支菊花、默哀、传话、音视频服务。「如果想要摆祭品、烧纸钱,需另外收费。祭品两盒30元,四盒50元,烧纸钱30元起步。烟、酒、其他鲜花、食品等也需要另掏钱。」
有些商家会提供代磕头服务,但收费也较高。一位标价600元的商家向记者表示,「600元的价格包含墓地打扫、基本的菊花等,代磕头要另收费300元。」
除了随意定价,私人「代扫」、「代烧」亦陷阱丛生。
据媒体报导,有消费者通过网路购买价值200元的「代烧」服务后,接收到几段商家发来的现场视频。但当转存到手机中后发现破绽,「除了第一个视频是当天拍的,其他视频都是一个月前拍摄的。同一个视频,不知道多少人上当受骗。」
★「代扫」最好选择正规服务机构
面对「代扫」者随意报价,收费不少却不去扫墓,只是通过微信直播转切其他镜头来欺骗消费者等情形,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指出,受新冠疫情等影响,远隔千山万水的亲人无法亲自去扫墓,委托他人代为祭扫,也是人之常情。另外,有偿代扫也可以理解。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随意定价或光收费不干活,这是违反契约精神的。「因此,一定要强调代扫墓行业的诚信度,既要契约自由,也要契约公平、契约严守。」
此前,四川省消委会也发文提醒消费者,在接受殡葬、祭扫服务前,要多瞭解、多比较、多询问,对服务者的经营状况、诚信度、价格、口碑以及售后等进行综合考量。最好选择正规服务机构,并与经营者就服务项目、方式、时间、流程、收费等进行书面约定。
有的消费者会花高价对「代扫」者提出各种个性化需求,对此,刘俊海也表示,消费者也要理性,送朵鲜花、寄托一下哀思就可以了。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